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港车北上”进一步打通湾区融合发展经脉

2024-07-08 16:49:4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的车流。

  王相国摄

  图为香港司机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使用“一站式”通道驾车通关。

  新华社记者 黄国保摄

  港青江家伟在广东珠海注册了一家研发人工智能穿戴设备的公司。因为工作关系,他和同事需要经常往返粤港两地。“‘港车北上’实施后,我们通行就方便多了,这也为公司进一步拓宽内地市场提供了机遇。”他开心表示。

  “港车北上”政策是中央支持香港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下午,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的香港单牌车突破100万辆次。

  北上新时尚

  2023年7月1日,“港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符合条件的香港私家车可以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广东省。该政策的实施,有效解决长期以来香港私家车进入内地难的问题,实现粤港之间更为密切、便捷、自主的交通出行服务。

  政策落地实施一年来,香港居民驾车经港珠澳大桥北上旅游观光、休闲消费已成为新时尚。今年6月,“港车北上”单月实际进出境首次突破13万辆次,较政策实施首月增长17倍。截至7月初,已连续3个月保持月通行量12万辆次以上。

  目前“港车北上”车主出行主要集中在珠海、中山、江门等城市。来自香港的李先生开车载亲友到珠海玩。一路便捷出行让他和亲友开心而来,珠海的美食、美景和购物的服务品质又让其满意而归。

  据统计,已有6.8万辆香港单牌车完成海关备案。看到“港车北上”带来的便捷性,香港居民备案申请热情持续高涨。相关部门统计,最近1个月新增备案车辆5500余辆。

  像李先生一样,不少备案的香港私家车车主已经受惠并完成内地首驾,可更便捷体验内地美食、风俗、文化,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融合新体验

  港人刘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很喜欢这种全新的“衣食住行游”体验,即“一脚油”便捷北上,一路开车到酒店办入住或到景区游玩;返港时则是实实在在“一车满”。“广东很多物品比香港便宜。以前搭乘公共交通时购物还有所顾忌,现在开车过来只管买买买。”刘先生表示。

  生活半径扩大,时空距离缩短。“港车北上”不仅为香港居民休闲购物提供便捷通道,也为香港青年创业就业创造了更多机遇。

  港青陈国燊年初在内地成立了一家传媒公司,主要承接湾区文旅资讯对港推介业务。“现在内地商家更重视对港宣传,香港居民对湾区资讯也更加关注。”陈国燊表示,公司以“港车北上”为主题打造宣传产品,并开着香港单牌车到各地亲身体验、宣传推介,反响很不错。“现在合作联系的商家越来越多,我打算年底继续扩展公司规模。”他说。

  实施一年间,口岸“周末热”“节假日热”已成为“港车北上”潮流的显著特征。从物超所值的吃喝购物之旅到高品质的文化体验之旅,再到港青从中看到并抓住商机,越来越多香港居民感受到了“港车北上”和湾区融合带来的全新体验。

  未来更紧密

  “港车北上”有力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车畅、人兴、财旺”融合发展态势。今年以来,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客流、车流持续快速增长。截至6月底,经口岸出入境客流已超过1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13%;出入境车流已超过250万辆次,同比增长102%。其中,出入境香港旅客超过51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85%。

  为应对“港车北上”带来的口岸流量高峰,港珠澳大桥边检站通过与港澳出入境管理部门建立沟通联系机制,最大限度提升通关效率,提高旅客通关体验。“通过持续推进海关风险闸云卡口改造、优化司机卡验核等微改造,口岸客车单向验放数量较2023年‘港车北上’首月增长1.5倍,风险闸验放效率提升80%。”港珠澳大桥海关监管一科副科长李国风说。

  软硬联通不断完善,双向奔赴成常态,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正加速形成。“一小时生活圈”促进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效流动,预计会有更多的香港居民因生活圈的便利而选择在内地发展事业、安家置业。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港车北上”刚性需求,不断强化这一政策的落地实施效果。

  “‘港车北上’进一步打通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经脉。随着获批香港车主越来越多,未来大湾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陈恒镔说。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