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党员干部是防汛抗旱队伍中的“带头人”,也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防汛抗旱这件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放在心上、抓在行动上,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抗旱救灾措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行。
未雨绸缪,切实在思想上“绷紧弦”。“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灾害从来不是“假想敌”,防范灾害必须杜绝“没想到”。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防汛抗旱工作的第一原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直接体现。党员干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做最坏打算、尽最大努力、争最好结果。要充分认清当前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的严峻性和艰巨性,时刻保持临战状态,把灾情掌握准、把问题分析透、把保障想周全,及时完善方案预案和应对措施,集中精力做好各项工作,让“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为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的主基调、最强音,切实打好有准备之仗。
厉兵秣马,切实在防范上“拉满弓”。“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面对极端、异常、突发等天气形势,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把灾情防范关。以“防”为先,重在“统筹”,以“实”托底,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上下游紧密衔接,从细从实抓好隐患排查、预报预警等关键环节,筑牢安全底线。要提前规划转移群众避险的路线,也要考虑如何保障受灾群众有饭吃、有住处、有干净饮水、有医疗服务;既要加强日常演练,也要想办法防止因灾致贫和“大灾之后有大疫”,把方方面面的问题考虑周全,确保物资“跟得上”、交通“通得了”、救援“有力量”,以万全的准备防止万一的发生,切实打好有把握之仗。
守土尽责,切实在落实上“铆足劲”。灾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每一次应对灾害都是一场考试,既检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也检验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善于审时度势,面对困难敢于担当,确保灾情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决策、周密部署,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抗旱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真正做到哪里有问题,党员干部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党员干部就坚守在哪里,一分一秒也不能耽误,让“时时放心不下”成为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现实写照,牢牢把握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的主动权,齐心协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