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新华全媒+·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在京杭大运河南端来场“City Walk”

2024-06-14 15:06:28  来源:新华社

2014年6月22日,

中国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在京杭大运河南起点浙江杭州,

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的拱宸桥依然伫立,

行人在桥上拾级而行,船只在桥下往来如梭。

鸟瞰拱宸桥(左上)及附近街区(无人机照片,6月12日摄)。6月12日拍摄的拱宸桥。6月12日,游客在拍摄拱宸桥。6月12日,人们在拱宸桥上行走。俯瞰拱宸桥和桥下镇水的神兽(无人机照片,6月12日摄)。6月12日,人们在拱宸桥畔的碑亭休憩。


近年来大运河沿岸历史街区

相继完成保留历史肌理的升级改造,

世界文化遗产点得以精心保护,

工业遗存得以创新利用,

非遗得以活态传承。


桥西历史文化街区

是文旅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保存着19世纪以来形成的“街巷里弄”格局,

承载着老杭州人的生活、礼仪、民俗记忆。

如今的桥西以“老杭州的非遗生活”为主题打造,

将运河文化和市井生活融合在一起。

6月12日,在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市民程赞珍(右)、陈莉影夫妇在自家门口浇花。6月12日,一位居民在自家附近遛狗。6月12日,在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在拍摄街边的历史陈设。6月12日,在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的大运河国医馆,游客在体验芒种节气茶。6月12日,人们在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的老字号药店“方回春堂”问诊。6月12日,人们走进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家潮玩主题的咖啡馆。6月12日,在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家潮玩主题的咖啡馆里,咖啡师陈敏燕在为顾客制作咖啡。


大兜路历史街区

全长1100米,

分布着数条传统街巷,

是枕水而居的江南城市空间。

近年来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积素食为中心

聚集了一批素食馆,

成为街区一大特色。

鸟瞰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6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6月12日,在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一家古琴馆,老师在带着学生练琴。6月12日,在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一家古琴馆,工作人员向客人介绍正在举办的古琴展。6月12日,在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一家素食餐厅,主理人程译萱(右)和主厨在开发夏季时令菜品。6月12日,人们在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一家素食餐厅用餐。6月12日,在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一家素食餐厅,客人在拍摄庭院的风景。6月12日,在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一名市集摊主在摆放创意香道用品。6月12日,人们在绿树成荫的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游览。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

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

是杭州整体传统风貌保留较为完整的街区之一,

引入昆曲会客厅、画室、文人空间等,

形成文化旅游特色。

6月12日,在杭州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在一座石拱桥上游玩(无人机照片)。6月12日,游客在杭州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留影。6月12日,在杭州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青年画家张甜甜在工作室画运河主题的水彩画。6月12日,在杭州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青年画家张甜甜在工作室悬挂自己创作的运河主题的水彩画。


6月12日,在杭州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一个文化空间的主理人焦娇在打点庭院。6月12日,在杭州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一个文化空间的主理人焦娇(左一)和朋友分享自己收藏的古砚。6月12日,在杭州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一个文化空间的主理人焦娇在制作拓片。


同时,杭州也在大运河沿线

建设了一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

博物馆体育馆美术馆运河公园……

打造贴近民众的文化生活圈。

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6月12日,人们在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参观。6月12日,人们在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参观。6月12日,讲解员在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给参观者介绍运河历史。6月12日,人们在大运河畔的游廊里休憩。鸟瞰拱墅运河体育公园(无人机照片,6月12日摄)。6月12日,市民在拱墅运河体育公园运动健身。杭州运河文化艺术中心(资料图片)。小河公园(资料图片)。大运河杭钢公园(资料照片)。

近年来,

杭州大运河沿线文化景观不断上新、串珠成链,

融合历史和当下特色的运河两岸

不仅成了居民们茶余饭后的散步线,

也吸引着年轻的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大运河这一文化名片犹如镌刻上了

弯弯折折的“City Walk(城市漫步)”路线图,

成为杭州一条充满活力的城市风景线。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