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河北小麦收获期,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各地多部门通力合作,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最近的河北新闻联播就关注了这方面的消息。
这几天,邯郸市肥乡区的36万多亩的小麦机收大战已经打响,农户们都忙着抢收,但范庄村的武朋玲却急得不行,她家里有10亩小麦,眼瞅着该收割了,可老伴儿和孩子都在外地务工回不来。正当心急火燎之际,村里的党员帮扶小分队和肥乡区交警大队的交警及时联系了收割机,不仅帮武朋玲割了小麦,还在晾晒后,全部运回了家中。
邯郸市肥乡区范庄村村民武朋玲:“交警和志愿者有的帮着装的,有的给开三马车的,这不,全部给收到家了,我也不发愁了,我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为了解决像武朋玲这种劳动力不足家庭的实际困难,肥乡把各职能部门和265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动员了起来,组建了850多支服务小分队,精准开展农机具协调、小麦抢收、烘干晾晒等志愿服务工作,确保每块地都有党员,每个困难家庭都有人帮扶。
邯郸市肥乡区范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绍龙:“全程负责每一个(困难)家庭的夏收夏种和粮食晾晒,包括后续的玉米浇灌,我们都将全程帮扶。”
其实,不光是在肥乡区,目前河北各地也在重点关注外出务工不能回村收麦人员和本地军、烈、孤、寡、困等家庭情况,主动联系相关人员,及时提供代收代种服务。有了这群麦田里的“志愿红”,变“丰收在田”为“丰收到手”,就又多了一层保障。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