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当前,冬小麦机收正由南向北加快推进,收获进度已过六成。麦收总体进展顺利,夯实了夏粮丰收基础。
从5月27日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以来,共有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保障夏收正常作业需求。今年的夏收进度比常年要快2—3天。在“中原粮仓”河南,历时15天,8500万亩小麦的收获已基本结束。从全省730万亩高产示范区的测产情况来看,平均单产在600公斤以上。
在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山东莘县,20万亩小麦制种田陆续迎来收获,可提供优质小麦良种8000万公斤,为小麦的高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在河北黄骅,种植在盐碱地上的旱碱麦也迎来了喜人的丰收。
记者来到了河北省黄骅市的李子札村,发现在盐碱程度高的麦地里,斑秃数量越少,代表着盐碱地治理的效果越好。通过对比,记者发现今年这里的斑秃减少了不少,每亩旱碱麦的产量比五年前增加了100斤以上。
为提高小麦的收割效率,江苏连云港市灌南县在农机具上安装作业监测设备,利用北斗定位数据,根据机械数量、作业动态开展供需对接。由于这里属于泄洪通道,在非行洪季节,这里每年种植一季小麦。为防止恶劣天气影响进度,农户在夜间开展抢收。当地供电部门利用小型发电车提供田间“共享电源”,满足用电需求。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