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副教授利天佑(Francisco José Leandro)日前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坚,如今中国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指明方向。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坚
文章指出,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万隆会议在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十项原则。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其中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标志着这些原则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变对多国外交关系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对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摆脱殖民统治实现独立的主权国家。时至今日,各国仍然遵循这五项原则,谋求发展、团结、共处、合作共赢。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当其时
文章进一步分析称,在当代国际关系背景下,我们应当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时代内涵,让它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完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并为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
文章最后强调,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全球倡议,踊跃开展经贸、人文交流,这正是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力体现。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