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6月6日电(记者 董静) 6月3日,“中国有约·相约山东”2024年国际媒体采访活动走进山东济宁,参观曲阜孔庙,观摩佾舞表演,体验佾舞及祭孔大典中的礼仪。采访团外籍记者和媒体人边参观边学习,在孔庙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西班牙自媒体人苏诺伊称,他不仅愿意用镜头记录下在曲阜所感受到的文化之美,还想将曲阜推荐给所有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这里是了解中国智慧的绝佳出发点。
祭孔表演佾舞历史悠久,它源自河洛的“六代乐舞”,始于周公制礼作乐,属于纯礼仪性质的雅乐舞,主要适用于接待国宾、国家公祭和释奠先师等国家大典,是中华传统礼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礼”的最好诠释。
在献舞时,诗、礼、乐舞三者并起,每个动作代表一个字,一节乐曲一组动作。佾舞中的“佾”,音同“逸”,指古代乐舞的行列,且行数、人数纵横皆相同。佾舞方阵行列人数依阶级高低严格规定,即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所谓“天子八佾”,指的是天子使用八行八列六十四名舞者,诸侯则只能使用六行六列三十六名舞者,以此类推。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