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百姓看联播 | 三夏连“麦” 底气“食”足

2024-06-02 13:13:14  来源:


  

  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亚楠:“你看着(小麦)哪个好?”

  长城新媒体记者:"我看这个长得比较壮!"

  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亚楠:“你看这个还是绿的,这个已经变黄了。绿色说明它还在进行光合作用,籽粒的粒重还在持续增加,后期这个粒重会再上一个台阶,对丰产是有很大好处的。”

  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亚楠:“那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区别吗?这个用的就是浅埋滴灌,另外一个用的是传统喷灌,这种浇灌方式后期小麦干枯比较早,茎秆衰老比较快,影响了小麦后期的灌浆,不像用了浅埋滴灌,又节水、又省工、又高产!”

  再有几天,咱河北开始收麦子喽!这个节骨眼儿,加强田间技术指导是关键。对于今年的小麦收成,专家们胸有成竹,长势好于去年的秘诀就在于“技”高一筹,科技种粮才能把“粮仓”装满。

  科技种粮都有啥“大招”?刚才提到的“浅埋滴灌”技术就是其中一项,把滴灌带铺设在小麦之间,覆盖上一层薄土,将小麦需要的水分和养料直接输送到根部,让小麦“吃得更饱、喝得更足”,养料完全不浪费,根强苗壮产量高。

  科技种粮提单产,只会“浅埋滴灌”太简单。晋州市泥马村展示基地里的麦田,从去年播种到现在灌浆,小麦全生育期采用了精细整地、精量播种、播后镇压、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等技术,肥料投入降低三成,小麦玉米单产提升两到三成。

  最近,河北新闻联播报道了全省夏粮长势良好,小麦丰收在望的消息。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150多位专家早已奔赴一线,指导农户颗粒归仓。 麦收开镰在即,河北已经准备好啦!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