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位于天津市区西北部的三岔河口,被认为是天津城市最早的发祥地。这里是子牙河、南运河与海河的交汇之处,自古漕运兴盛、商贾云集,见证着天津卫的兴起与繁荣。跟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天津市少年宫)学生张轩皓一起寻味津门故里,感受天津古今交融的文化之美。
从三岔河口沿河而下,不远处的古文化街是天津最早的民俗、文化、商贸聚集地。街区内古建纵横,非遗、老字号商家林立,是了解天津民俗风情的重要窗口,也被誉为天津的“城市名片”。
麻花是天津人的传统小吃,代表着天津这座城市的饮食特色。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津门三绝”之一。1927年,掌柜刘老八在东楼十八街新开了一间麻花铺,字号取义“桂子飘香、发愤图强、吉祥如意”。近百年过去,老麻花不断“开新花”,注入“新口味”。2014年,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麻花要经过严格的十几道工序才能最终制作完成。在一转一拧中,传统手艺薪火相传。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三大木版年画之一,始于明代、兴于漕运,在津门小镇杨柳青镇相传400多年,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描绘了历史上古镇年画制作火热的盛景。杨柳青年画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