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江淮潮评:“皖”风吹过大运河,寻脉千年文化里的皖韵悠悠

2024-06-30 16:57:57  来源:中安在线

image.png

 一提到运河,你首先想到的是哪一条?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还是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运河? 

  虽然这两条运河也很有名,但无论是比河道长度,还是比修建年代,中国的大运河都远超它们,是全球运河界当之无愧的C位大佬。

  就在本周,世界运河大会在波兰北部运河城市比得哥什举行,曾多次探访中国大运河,内河航道国际组织总编辑大卫·爱德华兹-梅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研究著作《文明之镜——中国大运河》,他说:“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工程师的骄傲”。

  流淌2000多年、生生不息的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既是水脉,更是文脉。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曾说,“当我漫步在此,我似乎可以听到古人购买商品时讨价还价的声音,可以看到诗人在灯火倒影中寻找灵感的景象,可以感受到家人们聚集在河岸边讲述自己的故事。运河就像讲故事的人,它使这些历史叙事得以保留,让我们可以与历史携手同行。”

  从古至今,运河边从不缺行走的人。今天的安徽,依旧把大运河安徽段当作文化瑰宝来守护,既探寻传承千年的文化基因,又升华独具安徽特质的运河气派。

  世界上的运河有很多,中国大运河只有一个;通济渠很长,中国现存段最为完整的“活态运河”只有泗县这一段。

  淮北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宿州通济渠泗县……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里,我们依稀可见桨声灯影的盛景。

  “汴水之畔”超算中心,陶铝新材料为城市新发展“塑形”……在逐浪新质生产力的潮流中,我们清晰地看见古老运河的新生。

  一步一个脚印,洞穿文化的本质,搭上发展的快车,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江淮摇曳动人。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