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十年来,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重大部署深入实施,大运河展现出勃勃生机。
6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活动邀请文博、历史、水利、戏曲、文学等领域的中外嘉宾,讲述他们与运河之间的故事,展现大运河源远流长的历史变迁与新时代运河的崭新风貌,揭示大运河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精神密码。
戏曲界向来有“水路即戏路”的说法,京剧的诞生和繁荣与大运河有着直接的关系。国家一级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平认为,大运河的水就像融合剂一样把不同戏曲融合到一起,像母亲的脐带一样滋养着华夏文明兴旺繁荣。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