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将带您走进浙江,当地在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和人居环境改善过程中,注重文化传承,保留独特历史韵味,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坐落于太湖南岸的湖州南浔古镇,建于南宋淳祐年间,古镇三步一拱,五步一桥,粉墙黛瓦,庭院错落有致,是全国首个被整体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江南古镇。早在南宋时,南浔地区已是“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在明代初露头角的南浔辑里湖丝,到了清代因质优而“名甲天下”。
您瞧,一根辑里湖丝,还不到头发丝的十分之一,但它可以轻松串起8枚以上的铜钱,非常坚韧,不仅是高品质丝绸的代名词,更被应用在琴弦制作、文物修复等不同场景和领域。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 凌兰芳:丝绸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的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古镇上,已有百年历史的嘉业藏书楼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和江南名园。鼎盛时期收藏古籍882箱、60万册,以及大量宋元时期珍贵雕版。如今,藏书楼隶属浙江图书馆,向公众开放。
浙江湖州南浔古镇嘉业藏书楼管理人 郑宗男:江南地区比较潮湿,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就是上午,我们就打开西厢房的窗户,等到午后我们再把东厢房的窗户打开,这样既可以让书本得到一个“顺畅呼吸”,又避免它遭到阳光直射。
浙江省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历史文化名城20座、名镇94个、名村218个、历史街区107片,名城名镇名村数量和历史建筑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地处浙江西南的松阳县,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有着1800多年历史,总长1.9公里的老街,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仍保留着比较完整的耕读文化,和大量建筑文化遗产、传统手工业态,有着“古典中国县域标本”之称,犹如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诉说着千年文脉的传承。
在老街石板路上,每隔几米,就会看到一个像铜钱纹形状的排水地漏,这是清代江南街巷一种兼具实用和装饰作用的建筑特色,寓意生活富足、生意兴隆。
墨西哥游客 宝莉娜:居民们告诉我,这种隔空设计是排水用的,相当于现在马路上的井盖,这是中国古人想出来的,非常聪明的办法。这些建筑、文物,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可以从里面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