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5月19日电 (记者 龙敏)逾千名台胞参会创新高;福(州)马(祖)“同城生活圈”先行先试首批10条政策发布;“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两岸科创社区交流服务中心启用……19日在福州落幕的第26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简称“海交会”)显示,先行先试政策迭出,两岸经贸合作持续拓展。
每年在福州举办的海交会发端于1994年创办的“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历经30年发展,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畅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凭借对台诸多优势,历届海交会不断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见证了两岸交往史上的诸多“率先”“首个”“第一”。依托海交会,两岸产业项目“牵手”,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据不完全统计,海交会累计吸引上万家台企、3万多名台湾客商参会参展,福州累计批准台资项目5019项,合同台资133.27亿美元。
依托海交会,福马“同城生活圈”建设加快推进。本届海交会上,福马“同城生活圈”先行先试政策发布,涵盖台商台企发展、台青就业创业、投资贸易便利等方面;第七次福马磋商会举行,达成多项共识,互换福马湿地生态保护、福马旅游合作、福马生态养殖产业三份共识书。
福马经济贸易发展协会理事长吴锦玫向中新社记者表示,随着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福马“同城生活圈”建设将迈向更广领域、更高程度、更深层次,助推两岸融合发展。
30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通过海交会“看见”福州,进而前来创业就业。
5月16日,第二十六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州启幕。图为两岸乡建乡创成果发布区。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016年,台青曾芝颖来到福州,现足迹遍及八闽大地。今年,她又与福州闽清小镇许下15年之约。“现在我们的团队正在创建‘城乡永续学院’,邀请更多台湾青年来大陆体验并创造100种生活。”
作为推动台青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海交会连续6年开设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展区,征集创业台青优秀项目,目前已累计展出百余家台企200多个项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底,已有超过1万名台青来福州实习就业创业。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