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紧紧围绕民之所想、民之所急、民之所需,创新性建立“三性、三人、三心、三意”城市管理新模式 精“绣”人民城市保定质感

2024-05-19 13:08:08  来源:

  民,城之本也。

  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全面领导下,保定唱响“坚持人民至上”主旋律,树立“大城管”格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聚焦城市治理,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以匠心之功助力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更加宜业宜居。

  从敞开门到请进门,登门寻策办好居民暖心事

  “堵了7年的路,终于畅通了!现在,不仅消防车、救护车等大型车辆能方便进出小区,私家车也不再担心发生剐蹭。”提起去年四季城小区北门的变化,锦绣社区党委书记宋洁难掩激动。

  锦绣社区共辖3个生活小区,四季城是其中之一。2016年,四季城北门开通,但门口却正对着14米长的绿化带,从主路进出极度不便,小区居民怨声载道。

  去年,随着“城管问计进社区”活动的推进,事情迎来转机。11月16日,在市城管执法局办公室主任张广路的带领下,相关部门前往实地进行情况调查和问题梳理。隔天早上7时,绿化带即被拆除,困扰小区居民多年的难题迎刃而解。

  “效率太高了!当时,这条消息一在微信群发布,瞬间就炸开了锅,好评如潮!”压在宋洁心头多年的石头,也在那一刻落地。

  做好城市建设与治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至关重要。“城管问计进社区”,从主动管到精准管,大幅提升了群众获得感。活动自2022年3月启动,经过两年多实践探索,通过搭建灵活多样的互动平台、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掌握群众合理诉求,已形成多方联动的跟踪督导和协调会商机制,累计解决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036个,涵盖供水、排水、燃气、绿化、道路破损、占道经营等多个方面。

  建立有效制度和便捷渠道,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和治理中,实质就是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建设和治理实践,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就是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坚决摒弃“等你来说”,想方设法“登门寻策”,让民意民智体现在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

  始终把群众反映的“小事”当成大事来抓,全市深入开展“城管问计进社区”活动,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四下基层”制度,健全市局领导干部包联乡办、区局领导干部包联社区的包联机制,搭建政府部门与社区居民互动平台。

  通过每月进社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针对性谋划市政项目、加强城市管理,对主城区范围内管理权责不明区域实行兜底管理和工程化改造,对产权不明的老旧便道和园林绿化实施工程化改造,共涉及68条道路、38.1万平方米,确保“红线到墙”区域管理全覆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着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各类问题。

  从台下看到唱主角,市民园长打造公园城市新颜值

  最美人间“五月天”。“五一”期间,公园绿地成为游玩热地,在竞秀公园,苍翠绿意交融人流熙熙,烟火升腾,岁月如诗,假期日均游客量超过3万人次。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老百姓对运动休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根据最新统计,公园年游客量在700万人次以上,其中,有组织的群众团体有40多个。”市竞秀公园党支部书记臧卫平说,每天,园内都会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公园已成为城市共享客厅,市民就是公园的主人。

  为让市民游客充分表达意见和需求,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去年开始,竞秀公园构建“市民园长+志愿者+监督员”的群众监管体系,先后聘请10名“市民园长”,深入参与到管理、建设、服务等工作中,形成了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公园管理新格局。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城市温度需要“城”与“人”的相互配合。

  “我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公园管理,从使用者角度考虑问题,让公园更符合百姓需求。”因长期从事园林工作,经验丰富,张洪燕被竞秀公园聘为首批“市民园长”。

  “今年,我的主要工作方向,是通过科普讲座,带领小朋友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认识植物,了解自然。”张洪燕表示,还会结合自身专业,管理养护园内植物,努力营造出最佳视觉、空间效果,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保定积极践行“公园城市”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四级公园体系建设,公园绿地体量迅速增加。为解决管理压力,2023年7月,全市深化“市民园长制”,聘请112名市民园长,达成“城市公园群众管,公园管理全覆盖”的四级共管体系,以专职园长队伍为主体、市民园长队伍辅助、志愿者队伍和监督员队伍参与,构架起与市民沟通的有效桥梁。如今,各公园亲子、科普、体育、文艺等群众活动广泛开展,篮球、足球等体育场地大量增设,350余个问题得以解决,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人人负责的管理模式成为常态。

  从局外人到齐上手,全民城管让百姓成为主人翁

  “4月3日,我从掌握保定App上,看到了春季管网清掏邀请市民观摩体验的活动,非常心动,就赶紧报了名。”4月8日,在市植物园西侧便道旁,来自阳光小区的志愿者李国琴,正用一人高的铁锹帮工作人员清理雨水箅子。擦着脸上的汗珠,他说,就想为城市作点贡献。

  “确保安全度汛,我们及早谋划、部署、实施,全面做好了备汛工作。今年刚开春,就启动了雨污管网清淤工作,为使‘全民城管’理念深入人心,还发布公告,邀请市民参与体验。”市城管执法局排水服务中心管道管理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蔡国瑞说,3月初,中心开始疏通、清掏工作,涉及主城区约640余公里市政雨水管网,以及19000余座雨水检查井及收水井。截至目前,雨水管网约完成607公里,完成比94.8%;雨水检查井及收水井约完成18080座,完成比95%。剩余工作,预计5月底前全部完成。

  城市温度,在一场“全民清雪”中,得以映照。

  去年冬天,保定遭遇多场大雪、暴雪。为保障出行安全,全市以雪为令,全民热血出击,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市民除雪的火热场面。沿街1.2万家门脸商户,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保单位,自觉落实“门前五包”制度,投身到扫雪除冰活动中。“大城众管”,使城市在雪后4小时内,便实现了主路正常通车。

  打造品质之城,人人都是主人翁。

  近年来,保定通过实施一系列民生实事,紧紧围绕民之所想、民之所急、民之所需,建立“三性、三人、三心、三意”模式,即兼顾项目的功能性、便民性、文化性,引入规划师、文化人、老街坊全过程参与,以细心、耐心、巧心下好绣花功夫,努力构筑充满诗意暖意惬意的宜业宜居“人民之城”。

  2022年起,我市对主城区405条背街小巷实施“菜单式”改造提升。联合属地政府,组织街道社区和相关部门,通过走访居民、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汇总背街小巷状况,收集居民对改造内容、改造方式和施工方案的意见建议,瞄准群众需求,制定针对性改造“菜单”;同时,引入文化元素,在满足通行条件前提下,融合慢行系统建设,融入奥运冠军之城、西郊八大厂、儿童友好、青春友好等元素,打造“功能齐全、交通顺畅、环境整洁、文化彰显”的百姓“民心路”。

  人民城市,建设不止如此。

  环城水系建设完成后,融合“公园+体育”,保定成功举办多届马拉松赛事,环城堤路已成为全民健身场和网红打卡地;为方便家长接送及群众休憩,实施公园“四件套”改造,在小学、幼儿园周边公园,建设小游园、家长等候区、公厕、直饮水等设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在一件件民生建设中变成现实。

  对万家忧乐“有感”,民生建设才能“有为”。城市温度与民生幸福的传递,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谆谆嘱托,深深印刻在古城建设之路。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