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 今天正式首发

2024-05-17 19:17:4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image.png

image.png

根据发行安排,首发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为固定利率附息债,总额400亿元。票面利率将在今天上午,由56家金融机构承销团进行竞争性招标后确定。在本息兑付日期方面,本期国债自2024年5月20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付息日为每年5月20日和11月20日,2054年5月2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记者从中央结算公司了解到,目前已经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支持服务准备工作。

中央结算公司总监 中债估值中心董事长 敖一帆:作为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场所,我们对公司运营维护的财政部政府债券发行系统进行密切监测,对所涉及的运行系统进行全面检视。进行发行业务全流程模拟验证,确保发行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财政部通知,本期国债招标结束至2024年5月20日进行分销,5月22日起上市交易。

image.png

目前我国的国债类型主要包括两种:

  • 一种是大家最熟悉的储蓄国债;

  • 另一种叫记账式国债

这两种国债在运作机制、发行方式、变现方式等方面,都有明显不同。在运作机制上,

  • 储蓄国债是财政部委托商业银行代销;

  • 而记账式国债,是财政部通过政府债券发行系统向金融机构进行竞争性招标,随后中标金融机构在债券市场中进行分销和交易,包括银行柜台、证券交易所市场等。



简单来说,记账式国债是可交易的金融产品。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 任强:咱们国家的储蓄式国债,之所以把它叫储蓄式,实际上就是方便居民和老百姓能像在银行存款一样。这个钱等于存给国家,给一部分利息,这就是储蓄式国债。记账式国债可以由一些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转让。运行方式还是不一样的。

从期限和变现方式来看,储蓄国债主要有3年期和5年期两种,持有到期可以得到票面约定的利息,但是不能流通,不能上市交易。而记账式国债,不用持有到期,通过市场交易就能变现,像股票一样,可以低买高卖赚取差价收益,当然也有高买低卖亏损本金的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 任强:对于记账式国债,大家买的过程中,比如在证券公司开户买卖,中间可能会有一定的损失。大家就得对记账式国债的市场价格,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跌、和目前的市场利率有什么样的关系,应该有一定的把握,应当有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才行。

那么,对于超长期国债,老百姓到底能不能购买呢?据了解,如果未来超长期特别国债在银行间柜台市场上市流通,个人投资者可以购买。从历史上特别国债的发行交易来看,像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不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流通,还在交易所市场、商业银行柜台市场跨市场上市流通,个人投资者可以购买。

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 王海璐: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期限设置上,是和“两重”项目建设周期精准对接的,充分匹配项目资金需求,有助于对“两重”建设提供长周期资金支持。

今年,我国将发行1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包括20年期、30年期、50年期三个品种,共发行22次。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 王海璐:这次发行的计划于5月至11月,供给间隔比较长,节奏比较缓和,有助于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业内人士分析,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还有利于平衡超长期国债供需结构。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 王海璐:今年以来,保险、理财、基金等非银机构资金充裕,对超长期国债需求是比较旺盛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将有利于满足市场机构对于超长期债券的投资需求,平衡国债市场的供需结构。

此外,业内人士分析,5月24日,我国还将发行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这将利于构筑更加完善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发挥定价基准功能,完善利率传导机制,提升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未来,随着长期限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和市场深度进一步提升,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将持续完善,“定价锚”作用更加突出。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