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新华全媒+|天津:加速推动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

2024-05-14 11:19:01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初夏的津城,天朗气清,生机盎然。5月11日至12日,2024年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在天津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他们走进科创园、港口、重点企业、博物馆,深入了解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的最新进展。

  天津市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天津将以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深化重点领域合作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和开放创新生态,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

  这是使用无人机航拍的天开高教科创园一景。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协同创新是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内容。

  依托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建设的天开高教科创园(简称“天开园”),即将迎来开园一周年。目前,这座园区新注册企业超1600家,并成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的重要载体。

  天津市科技局局长朱玉兵介绍,在天开园新增注册企业中,北京来源企业128家、河北来源企业78家,合计占比达12%,天开园已成为京津冀三地创业者投资兴业的新沃土。

  近期,北京科技部门推荐来天开园的天润瀚阳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已在宁河区落地建厂,即将投产。“北京研发、天津转化,天开园帮忙完成测试、对接厂房,一切顺利。”该公司负责人何建军说,自己是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相结合的受益者。

  产业协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去年三地共同绘制了氢能、生物医药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尹继辉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链竞争力,近期三地共同制定了推动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落地的行动方案,围绕“堵点”招商、“卡点”攻关,全力打造产业协作“实景图”。

  滨海新区是推进京津冀产业协作的主阵地。位于天津经开区的SEW-传动设备(天津)有限公司内,总投资1.5亿美元的智能装配中心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工作,预计下月正式投用。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持续引入德国智能制造电子产品,进行本土化生产,预计新增产能30万台套,为京津冀乃至全国智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2024年5月9日,“上汽安吉申诚”号远洋汽车滚装船顺利靠泊环球滚装码头。(受访单位供图)

  产业体系融合离不开便捷的交通作为支撑。几天前,装载着1700余辆进口商品车,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清洁能源远洋汽车滚装船“上汽安吉申诚”号,首次靠泊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王志楠表示,作为京津冀“海上门户”,天津港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建设再创佳绩——大型集装箱设备自动化占比超过60%,焦炭货类现场作业实现100%清洁运输,设立北京服务中心、入驻雄安综合保税区,环渤海内支线重箱运量同比增长25.2%。此外,中国北方最大的邮轮母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也成功复航,陆续迎来国际豪华邮轮访问……

  不仅是港口,目前京津雄0.5到1小时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到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激发三地文旅和民生产业协同发展。

   游客在国家海洋博物馆“鲸奇物语”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国家海洋博物馆,已成为京津冀市民游客旅游、研学的重要目的地。今年“五一”假期,国家海洋博物馆入馆人数16.12万人,同比增长56%。其中,外地观众14.82万人,占比 91.94%,河北省、北京市观众位居前二,分别占22.51%、12.5%。

  国家海洋博物馆10多公里外,中创智慧冷链有限公司的冻品、水果、乳制品等生鲜货物正发往京津冀各大食品批发市场。该公司所在的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已聚集600余家冷链产业链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京津冀“城市冰箱”。

  三地共下“一盘棋”,协同发展谱新篇。此次座谈会上,京津冀三地有关方面集中签约13个合作协议和产业合作项目,内容涵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低碳减排、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多个领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