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让“流量”有“留量” 假日经济激发城市新动能

2024-05-09 08:44:50  来源:人民网

淄博的“烧烤淄味”、哈尔滨的“冰雪奇缘”、天水的“热辣滚烫”……近期,一批城市以各种方式在网络上出圈走红,掀起网红城市文旅热。今年“五一”假期,不少网红城市致力于将“流量”变“留量”,推出一批“新潮玩法”,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前来打卡,成为假日消费新趋势。人潮涌动间,以网络带火的旅游目的地与潮流玩法如何在消费市场“跑出”加速度?

活动持续“上新” 新玩法擦出文旅新火花

五一前夕,哈尔滨交通集团推出移动主题巴士,主打“美食+旅行+文化”的跨界融合。在车厢里,游客一边品尝红肠、格瓦斯等美食,一边品味深厚的城市文化,邂逅流动的城市风光。

记者了解到,5月1日至5日“五一”小长假期间,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发送旅客208万人次,同比增长3.3%,达历史同期峰值;5月1日当天发送旅客52.4万人次,创今年以来单日客流量、历史同期单日客流量新高。

始于流量,不止流量。随着旅游业发展和消费升级,网红城市不断挖掘文化底蕴,打造特色项目,提升消费品质,为游客带来更多新鲜和惊喜。

有平台统计显示,“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在去年同期高位基础上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与此同时,内部结构性变化开始显现:入出境游增速高于国内游,下沉市场增速高于一二线市场。

在贵州省榕江县,10余场足球比赛在“五一”假期火爆开场。1日,参加“村超”的首支非洲球队入场,相关短视频阅读量突破200万次。

贵州“村超”新媒体传播负责人王永杰说,“我要上村超”、“约球到村超”、全民K歌和万人“村迪”等20多种新玩法,吸引各年龄段游客参与。

“如今,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宝藏小众县域、古镇村落逐渐走向大众视野,带起反向出游,各地不断挖掘新花样、新玩法,掀起文化旅行的新热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吕宁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各地积极发挥美食文化、地域特色、人文情怀、历史传承、名人名家名作品等优势,不少网红城市积极把握机会,致力将一时的爆红转化为恒久的长红。”

国风国韵成新潮流 助力网红城市更“出圈”

摊开“五一”假期全国出游热点地图,多地将非遗、自然风光、地方美食等元素与旅游跨界融合,一系列新潮玩法不断“解锁”,丰富着市民游客的假期体验——

秦腔音乐剧《麦积圣歌》、原创舞剧《一画开天》、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天水千古秀》……一系列文娱活动为“天水麻辣烫”文旅展演季提供更多体验。

“五一”假期里,徐州演艺集团连续5天在回龙窝国潮汉风馆开展地方戏曲和汉乐演出,在江苏模特艺术学校开展晚场歌舞、器乐表演和模特走秀。

周庄、乌镇、濮院、西塘、盐官等地在这个假期以与时俱进的“文气、洋气、烟火气”吸引了各地游客的到访。洛阳的牡丹、福建的簪花、西安的唐风、延边“延吉公主”、邯郸战国袍等沉浸式“旅行换装”体验热度高涨,或复古或文艺的目的地仍旧是旅拍的首选。

“文化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在经历了快餐式的消费旅游之后,人们最终还是会慢慢回归到深度的文化体验上来。因此,不断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满足多元化的旅游体验,以游客为中心,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尤为必要。”吕宁表示。

聚焦“吃住行游购娱” 服务保障精准发力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

城市红了,游客来了,数据亮眼了,如何接住“泼天富贵”?各座网红城市可谓是“见招拆招”“各显神通”。

面对假期“一房难求”等状况,甘肃天水提前建立两区五县房源信息共享机制,引导部分游客入住邻近县区。

江苏徐州在“快哉徐州”小程序推出“宝藏徐州”美食旅游导览功能,并对接高铁、地铁、航空等公共交通信息,实现“一部手机游徐州”。

“网红不是旅游的全部,旅游目的地城市还需要打造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旅游是异地的生活方式,目的地城市和乡村要向市场释放更多的善意和温暖,以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现代商业环境留住游客。”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