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满载而归!什么让广交会外商如此“新”动?

2024-05-03 13:03:1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全世界都对绿色技术感兴趣。”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史蒂文·塞利科来到广交会寻找机遇。5月1日,第135届广交会进入第三期,馆内依然人头攒动、人气不减。

  说起广交会现场的高频词,“See you next time”一定少不了。对于来自埃及的采购商穆罕默德而言,这句话“含金量”满满:去年,他到广交会中国新能源汽车展位询价,并陆续在埃及进行投放试水,市场反馈相当不错。这也坚定了他与中国企业扩大合作的信心。今年广交会上,他豪爽地签下了50台新能源汽车的订单,达成55万美元的交易。来自澳大利亚的采购商托尼·费里斯则用一上午订购了3个集装箱的货物,包括太阳能产品、电池、风力发电机等,他表示,“从化石燃料过渡到清洁能源需要时间,但中国做得很好。”

  与广交会外商满载而归热闹景象遥相呼应,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包括宝马、大众、日产等众多知名国际车企掌门人齐齐现身,一些国产汽车展台前面被围得水泄不通,一段韩国车企人员探头围观中国新能源车的视频更是火爆全网。从广州到北京,从广交会到北京车展,中国新能源产品的爆火,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制造的吸引力,也有力“打脸”了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论”。

  所谓产能过剩,从字面上理解,是指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目前新能源领域的供给真的大于需求了吗?不妨用数据说话: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要实现碳中和目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要达到4500万辆,光伏新增装机需求要达到820吉瓦,约是2022年的4.5倍和4倍。显而易见,目前全球新能源产品仍有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广交会外商乘兴而来、满载而归,背后正是全球市场实实在在的需求。

  在全球高度分工的经济体系里,外商为何格外青睐中国新能源产品?哈萨克斯坦采购商洛什卡里耶夫的回答很实在:中国汽车是他的第一选择,因为相比一些西方国家,中国汽车没有那么高的价格,但质量差不多,甚至更好。

  客观地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也得益于持续的自主创新和充分的市场竞争。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中国拥有从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到制造管理、总装集成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众多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不断促进技术迭代、降本增效,大大增强了国际竞争力。还是数据为证: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仅为不到7万辆,到2023年,这个数字达到120.3万辆,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新发展,世界新机遇。当前,全球都在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大势所趋,也有助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目标。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广交会一张张销往全球的新能源订单、一声声热情的“See you next time”,正是中国对世界绿色经济巨大贡献的真实写照。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