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京津冀教育协同数字平台日前启动。通过5G、AI等技术赋能,三地义务教育学校教研实现“一网共研”。
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地理教师:影响我们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有哪些呢?请天津的同学来给我们回答一下。
借助智慧化课堂,京津冀三地的师生们围绕初中地理学科中关于“中国北方的地理特征”的内容,同上一堂课。北京的老师可以随机邀请天津和雄安新区的学生发言,共享的教学资源也让大家彼此了解了各地的地理特点。课程结束后,京津冀三地学科教研员通过京津冀教育协同数字平台对课程进行实时教研指导,这也是京津冀义务教育学校“一网共研”的首场教研实践活动。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杨德军:通过技术的支持,解决异地教研之间的交流、研讨和互动,达到即时的这种效果。
据了解,依托京津冀教育协同数字平台,三地计划每年开展4次覆盖中小学14个学科的跨区域学科调研,建立常态化“一网共研”机制,推动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