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文化中国行|千年水乡街巷展新颜

2024-04-29 09:39:21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拼版照片:左图为1979年的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蒲鞋弄(资料照片,庞艺影摄);右图为4月26日,游客在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蒲鞋弄游玩(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月河历史街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嘉街道,总占地面积为9万平方米,因其水弯曲、抱城如月而得名。从明清时期开始,这里逐渐形成了临水而居的繁华街市,以京杭大运河、外月河、里月河和中基路、坛弄、秀水兜街等平行的“三河三街”为基本格局,街巷里弄多达六七十条,纵横交错,构成了月河街区的“鱼骨状”巷弄肌理的重要特色,凸显了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是嘉兴城内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最能反映江南水乡城市居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历史街区。

        从2003年开始,为再现昔日江南水乡古城繁荣景象,嘉城集团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修缮传统民居建筑8万多平方米,在建筑形态上还原和继承传统风格。同时嘉兴文旅部门以嘉兴地方历史底蕴文化集合和时尚休闲文化资源禀赋为依托,将水乡文化旅游产业有机融入月河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打造中,形成了较为鲜明的江南水乡“市井”特色。

        月河历史街区每年接待游客量近500万人次,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南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也是第一批浙江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美食街区。

4月26日,游客在月河历史街区游览。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4月25日拍摄的月河历史街区夜景。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6日拍摄的月河历史街区的花鸟坊。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6日,游客在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观光游玩。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4月26日,游客在月河历史街区河边喝茶休息。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6日,游客在月河历史街区游览拍照。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5日,游客在月河历史街区的粽子文化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6日,游客在月河历史街区河边喝茶休息。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1979年的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坛弄(资料照片,庞艺影摄);下图为4月26日拍摄的游客在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坛弄游玩(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1979年拍摄的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蒲鞋弄北岸(资料照片,庞艺影摄);右图为4月26日在同一地点拍摄的照片(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4月25日拍摄的月河历史街区夜景。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6日,游客在月河历史街区游览拍照。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5日拍摄的月河历史街区夜景。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6日,游客在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观光游玩。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4月26日拍摄的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景色。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4月25日,游客在游览月河历史街区。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5日,顾客在月河历史街区的餐厅里用餐。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6日,游船行驶在流经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的京杭大运河上。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4月26日,小学生在月河历史街区参加研学活动。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4月25日拍摄的月河历史街区夜景。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6日,游客在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参观粽子制作过程。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1979年的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小猪廊下(资料照片,庞艺影摄);下图为4月26日拍摄的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小猪廊下(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4月26日,游客在月河历史街区观看街区老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4月26日,游客在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观光游玩。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4月26日,游客在月河历史街区的特色黄酒店选购当地特产黄酒。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5日,游客在月河历史街区选购嘉兴粽子。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6日,游客在月河历史街区游览。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4月26日,游客在月河历史街区游览拍照。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6日,游客在月河历史街区游览。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4月26日,游船行驶在流经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的京杭大运河上。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1979年的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北丽桥口(资料照片,庞艺影摄);右图为4月26日拍摄的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北丽桥口(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