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第一视点·微影像丨一条彩带的传承路

2024-04-14 13:40:30  来源:潮新闻

选框、凿档、架杆、配线、提综、织带、挑花……绚彩丝线,在蓝延兰的指尖环绕翻飞,一条独具畲族特色的彩带渐渐成形。

今年56岁的蓝延兰,是畲族彩带编织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受家庭艺术的熏陶,她6岁起就跟着外婆,学得了一手织彩带的好技艺。

畲族彩带,被称为“活着”的畲族文物,亦是畲族情侣之间的定情信物。但伴随经济社会变迁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技艺一度濒临失传。

2002年11月25日,习近平同志调研双后岗村,叮嘱在场干部:“畲乡的特色要充分展现出来,文化方面还要挖掘一下,肯定还会有更好、更丰富的东西。”

一番话,让当时正在苦恼如何挖掘民族特色、打造城市名片的景宁人眼前一亮。

蓝延兰尝试打破传统风格,在彩带中融入现代元素。她创新地将彩带花纹与文字相结合——2003年,织了一条包含全国56个民族名称的彩带,寓意凝心聚力、民族团结。

经营畲族服饰工坊的陈卫娟,今年设计的一款“龙凤吉祥”包,将畲族彩带与帆布包结合,俘获年轻人的心,也得到海外消费者青睐。不到10天,首批500件产品售罄。

古老的畲族彩带,正散发着蓬勃朝气。

不止于此,来了景宁,穿畲服、品畲酒、听山歌、看畲剧,已经成为潮流。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