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快制造业、农业等产业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可以继续释放较大增长潜能,助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刻意放大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些挑战,无视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态势,无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其论调明显违背事实、不符合逻辑。
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各国都要在化解风险挑战中减少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从国际横向比较看,中国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引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等外部环境不利影响持续加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成绩来之不易,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潜力。
分析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增长潜能问题非常关键。发达经济体大多处在低速增长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折旧性、维持性增长,新增长潜能普遍不足。中国加快制造业、农业等产业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可以继续释放较大增长潜能,助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中国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充分考虑了经济增长潜能和支撑条件。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持续巩固增强。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市场发展预期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包括电脑、汽车、船舶在内的机电产品共计出口3.39万亿元,同比增长6.8%。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0.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PMI升至5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延续去年以来的良好态势。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进出口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中国经济运行的最新信号,既体现一些周期性因素的转变,也反映了经济结构的积极调整。
中国宏观政策空间仍然较足,物价水平较低,中央政府债务水平不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有较大空间。从长远看,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国经济定能汇聚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动能。国际机构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认为,通过实施一揽子改革计划,带来的额外经济增长能够使中国实体经济在未来15年扩大20%——按照目前的标准,这相当于给中国经济新增了3.5万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行长浅川雅嗣表示,去年,中国经济增长占到亚太地区增长的一半以上。今年,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支持下,中国经济将稳步增长。
综合起来看,中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将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健康稳定增长,将为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不断注入动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