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巴西与中国友好合作的见证”

2024-04-10 16:25:43  来源:人民日报

“20年来,巴西与中国科研团队在古生物研究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是两国科学、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体现。”巴西国家博物馆馆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亚历山大·凯尔纳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不久前,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和凯尔纳共同带领的中巴科研团队,基于对中国发现的翼龙化石的研究,建立了朝阳翼龙科的一个新属种。双方将其命名为“友好美丽飞龙”,以纪念两国科学家在翼龙等古生物研究领域的长期友好合作。“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友好美丽飞龙’不仅是古生物研究领域的新成果,也是巴西与中国友好合作的见证。”凯尔纳表示。

  凯尔纳说,自2004年开始,巴中科研团队携手研究命名17种翼龙化石,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还在巴西、中国等地进行多次联合考察和发掘。2014年,两国科研团队发表论文,介绍在中国新疆哈密发现的新的翼龙类群及5枚立体保存的蛋化石。国际古生物学界对这一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翼龙研究200年来最令人激动的发现之一。凯尔纳表示:“20年的友好合作,不仅让两国科研人员结下深厚情谊,也为推动世界古生物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凯尔纳曾多次到访中国,并与中方团队开展深度合作。“我十分敬佩中方科研人员的专业素养,他们团结、勤奋、坚韧,即使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也总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不断在科研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凯尔纳说,近年来,中国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巨大成绩,这离不开研究人员的刻苦钻研,更离不开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古生物研究领域的资金、设备和人员投入。

  访问中国期间,凯尔纳领略了中国广袤土地上的壮丽风光,也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变化。“与我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访华时相比,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改善,政府和全社会对科学研究、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大幅提高。”凯尔纳感慨道。

  合作过程中,两国科研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长足进展。“20年来,两国科研团队联合培养了一批博士、博士后,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成为翼龙等古生物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青年学者。”凯尔纳说,“希望巴中两国联合培养的青年学者继续加强科学知识和文化交流,不断筑牢巴中友好之桥。”

  凯尔纳也十分关注两国博物馆领域的合作。他介绍,2018年9月,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仅10%的馆藏得以幸存。中方团队当即表示愿意帮助巴西国家博物馆进行重建。2018年11月,两国国家博物馆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展览互换、文物研究、考古发掘、技术创新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凯尔纳对中国近年来在博物馆建设、文物保护以及文博技术创新等领域取得的进步表示钦佩,对中国合作伙伴及各方面对巴西博物馆重建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凯尔纳表示:“2026年,修缮后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将重新向世界敞开大门。未来,我们希望能推动更多中国文物到巴西展出,让更多巴西民众近距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将两国友谊继续传承下去。”


编辑:赵广忠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