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百姓看联播丨白洋淀芦苇入画来

2024-04-10 12:54:32  来源:冀云

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这寸金的芦苇,说的便是白洋淀的芦苇画了。

魅力雄安、淀上小憩、荷塘月色……你看这一幅幅精美芦苇画作,手法细腻,清新古朴,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芦苇画始于唐,兴于宋,流行于明清,以芦苇的叶、秆、花穗为原料,再经剪、烫、贴、润等十几道工序,利用天然芦苇的自然光泽和材质,展现出天地风雨、花鸟鱼虫、人物风景。制画过程纯天然、纯绿色、 纯手工,妥妥的“绿色艺术画”。

河北工艺美术大师、芦苇画艺术家刘永乐:“要想完成一个精美的芦苇画作品,首先要经过几道工序。首先要去写生,去寻找素材,形成一个画稿。给画稿分解成这样的分解图。整完料之后呢,就开始进行粘裱,给芦苇粘裱在画稿上。用剪刀给它剪成部件,用烙烫工具进行烙烫,把烙烫完的部件拼组在一起,就形成一个芦苇画半成品。给芦苇画半成品装上画框,这个作品就基本完成了。”

河北新闻联播持续关注我省文旅产业创新发展。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芦苇画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通过与专业团队合作,进行工业设计加持。

从单一的框画装饰,到现在的瓷瓶、活性炭摆件,甚至在乐器、家用电器上做装饰,如今的芦苇画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同时,更添一抹现代审美的新韵味,让芦苇画主题文创产品“活”起来、“潮”起来。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