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地区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有7个强风蚀区、34个风沙口和3条主要沙尘暴路径区,是我国自然条件最恶劣、生态最脆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同时荒漠化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区和民族聚居区等高度耦合。
长期以来,“三北”工程坚持治沙致富并重、增绿增收并举,依托工程建设适度发展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等沙产业,实现了由绿变美、由美而富的华丽转变,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鲜活案例在三北大地不断涌现。
库布其,我国第七大沙漠,我国光伏治沙的试验田与先行者。这里催生了一场“生态+产业”的革命:光伏板组成的“蓝色海洋”绵延不绝,沙生植物随风摇曳,绵羊、家禽等悠然自得,形成了一幅“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立体生态画卷。坐落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是我国目前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经过近两年治理,治沙工程已完成绿化种植3000多亩、草方格铺设1万亩、芦苇沙障铺设1万多亩。项目建成后,预计可修复10万亩沙漠,年均减少向黄河输沙200万吨。
在新疆阿克苏,每年四五月大棚里的西瓜和哈密瓜率先成熟、六七月葡萄挂满枝头、八九月香梨清香扑鼻、十月红枣簇拥成团……这个飘香的“丰收果盘”,来自贫瘠的戈壁荒滩。1986年,阿克苏地区启动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30多年来,柯柯牙薪火相传,累计造林120多万亩,逐步探索出“以林养林”模式,培育出驰名全国的“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等果品产业,经济林已占整个柯柯牙绿化工程的86%,林果收入已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
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近半个世纪来累计治沙150万亩,将沙线逼退了25公里,植被覆盖率由原来不足1%上升到42%。治沙害,用沙利。沙坡头区坚持保护优先、重点修复、适度利用的思路,大力发展沙漠旅游业,发展“含绿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
40余年来,“三北”工程区经济林干鲜果品年产量从不足200万吨提高到4800万吨,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1500多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稳定脱贫,治沙又致富的“双赢”路越走越宽广。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