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打造的创新活动之一,“技术赋能·八点见”创新项目发布会3月30日晚在云南昆明举行。活动现场,由硅基智能制作的“闻一多”数字人与青年学子进行了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闻一多”数字人与青年学生“跨越时空”对话。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摄
“好孩子,告诉我,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像您一样的人。一个立大志、担大任的人,一个为祖国、为民族慷慨以赴的人。”
这是《我们的西南联大》节目中的精彩一幕,“闻一多”数字人与云南师范大学的青年学子对话。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被迫南迁,1937年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2月,迁往昆明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期间,闻一多在文学院任教。
整个节目围绕云南师范大学舞台剧《西南联大组歌》中的三幕场景《南渡南渡》《跑警报》《我长大,你不老》展开,邀请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现场讲述,“闻一多”数字人与青年学子“跨越时空”对话,展现西南联大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光荣历史。
硅基智能将“闻一多”数字人赠予西南联大博物馆。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摄
硅基智能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陈丽萍介绍,研发团队在闻一多一张老照片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数字人技术,制作了“闻一多”数字人,于是有了这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未来我们还将把更多的历史英雄‘复活’出来,让他们可以跟孩子们对话交流,让革命故事代代相传。”陈丽萍说。
活动现场,硅基智能将“闻一多”数字人赠予西南联大博物馆。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