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万千气象看云南】勐景来:“村寨+景区”走出现代化边境乡村文化旅游新模式

2024-04-03 08:45:31  来源:

新华网西双版纳4月2日电(记者 梁甜甜)蜿蜒的打洛江、精美的塔林、别致的傣族民居……独特的景观格外引人瞩目。“万千气象看云南”采风团队一行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勐景来村。在这里,有原汁原味的傣族村寨,有迷人的热带田园风光和淳朴的傣家风情。

  当地人介绍,“景来”是傣语,意为“追赶金鹿而寻找到的福地”。近年来,勐景来村民小组党支部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采取“党支部+企业+村民”运作模式,打造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民族文化于一体的田园特色综合体——“勐景来”景区。党支部坚持保护和开发利用并重,推动文旅、农旅深度融合发展,推行“村寨+景区”模式,建成“香水莲花稻田庄园”,村民通过景区分红、景区务工、庭院经济等渠道实现增收,走出一条现代化边境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路子。

新华网记者 梁甜甜 摄

  据介绍,勐景来村民小组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既发展乡村旅游,又为游客保留“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乡愁。在党委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规划出傣族传统村寨保护区、田园风光游览区和热带特色农业种植区三大功能分区,拆除异化老化建筑,统一传统干栏式建筑风格,景区“热、傣、水、边”特色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同时,当地注重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不断加大对当地傣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结合傣族传统文化和手工艺,挖掘整理出织锦、造纸、慢轮制陶、染布、制糖、竹艺、酿酒、打铁等10余种传统工艺,吸引游客参与体验,并进行孔雀舞、象脚鼓舞等傣族传统文化展演,既丰富了游客的旅途内容,又保护传承了传统文化。

新华网记者 梁甜甜 摄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勐景来村民小组还构建以旅游企业为龙头的农村非农经济体系,实现旅游红利由村民共享,并通过集休闲、种植、培育、展销为一体的“企业+农户+互联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全面提升景区二次消费,实现村民创收、企业盈利。

  同时,着力推动旅游经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大健康、田园、康养综合体发展模式,结合“农、康、体、旅”的建设,坚持景区化、高端化、生态化、智慧化发展,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形象,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的目标。

  如今,千年古寨勐景来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得“中国傣族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基地”“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国家及省、州、县20余项荣誉称号。一座山清水秀、业兴民富的傣族特色旅游村庄正蓬勃发展。

编辑:张海强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