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春天里的“预”见|从26次发射预见商业航天

2024-04-02 20:55:57  来源:新华社

01:40



海报设计:贾稀荃、夏园园

新华社合肥4月2日电(记者张紫赟、吴慧珺)春日江南,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水平放置着一枚50米长的运载火箭,计划2024年底实施首次飞行试验,未来有望实现重复使用30次。

1000余公里之外,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的试验中心内,研发人员通过技术创新,在保证功能完整的前提下,将火箭上的电气设备减少了50%,有效简化了火箭的电信号,提高了火箭可靠性。

火箭技术的进步,意味着中国在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更进了一步。

image.png

视频制作:韩文哲

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实施67次航天发射,其中有26次商业发射,发射成功率达96%;共研制发射120颗商业卫星,占全年研制发射卫星数量的54%。

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整装下线的“智神星一号”液体运载火箭。新华社发(鲍勇 摄)

卫星是火箭运输的“货物”之一。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李强子看来,商业运载火箭市场呈现高景气背后,是我国卫星发射需求的激增。

银河航天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独角兽企业,目前,已成功发射多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组成了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可实现连续30分钟宽带通信。

银河航天工作人员正在实验室开展卫星研发工作。新华社发(李春潮 摄)

“商业卫星批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后,消费级卫星互联网产品将打开互联网发展的新篇章。”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张世杰说。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商业航天”也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打造这一“新增长引擎”。

在商业航天新赛道上,各地正争相下好“先手棋”。安徽以深空探测实验室为抓手建设深空探测科创高地,推动空天信息产业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量子通信等本地优势产业加速融合;北京则正在打造“火箭大街”建设共享实验平台,为商业航天企业解决试验排产周期长、成本价格高等难点堵点;海南文昌也加快推进火箭产业园、星箭超级工厂建设……

伴随在轨卫星数量攀升,地面应用的新场景新模式也加速“上新”。

在安徽省合肥市,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将天上卫星数据与地面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可更精准识别数据“背后的信息”。如通过分析工程项目的卫星影像,清晰反映施工进度,有效提升金融机构智能风控能力。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新增企业数量为113272家,同比增长28.95%。预计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将突破2.3万亿元。

浩瀚星空,无尽征途,商业航天的蓝海风帆正劲!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