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首尔3月27日电 专访:只有凝聚共识,才能有效应对挑战——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 新华社记者冯亚松 陆睿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说,在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今世界,只有凝聚共识、合作共赢,才能有效应对各类挑战,开创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 潘基文以博鳌亚洲论坛举例说,20世纪末亚洲金融风暴过后,亚洲人民渴望建立一种机制将亚洲国家凝聚在一起,建立共识,以有效应对共同挑战,并最终实现亚洲经济一体化,从而促进每个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的论坛年会标识(2024年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潘基文表示,自2001年成立以来,博鳌亚洲论坛为凝聚亚洲共识、促进各方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在加强亚洲国家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潘基文说,最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多边主义受到挑战。亚洲国家在危机面前团结一致,充分发扬合作精神。亚洲正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不仅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而且有望成为进一步一体化的经济引擎。 谈到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贡献的问题时,潘基文说,在全球经济复苏迟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始终致力于解决发展问题、推动国际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共同发展注入动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事情具有全球意义。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一系列重大倡议顺应时代大势,旨在推动合作共赢,在多边主义机制下实现相互尊重、共同繁荣。 从上海虹口区北外滩空中俯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陆家嘴片区(2023年1月10日摄,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只有坚持真正意义上的多边主义,才能更好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维护全球安全。”潘基文说。 谈到中国经济发展热词“新质生产力”,他说,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借助新质生产力带来的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中国的发展将会更加平衡包容、绿色开放。 潘基文认为,当今世界正面临巨变,全球正处于技术革命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未来。但与此同时,也不能低估随之而来的风险和挑战。 他指出,世界正因为日益紧密的联系而变得越来越“小”,面对人类共同的未来,不能选择零和博弈,合作共赢才是唯一出路。只有同心协力、合作共赢,才能有效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更好地利用新技术造福全人类。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