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春耕春管一线见闻②丨在“云端”找答案,让春管“耳聪目明”

2024-03-24 11:50:53  来源:河北新闻网

  在“云端”找答案,让春管“耳聪目明”

  ——春耕春管一线见闻②

  3月20日,在邯郸市永年区西苏村的小麦种植基地,杜晓义(右)正在巡护5G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的监测设备。 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摄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3月20日,在邯郸市永年区5G智慧农业园指挥调度中心,河北可利尔种业有限公司智慧农业园负责人杜晓义正通过屏幕密切关注着麦苗长势、气象趋势和土壤墒情。

  今年春耕时节,杜晓义用5G技术对种植的1000亩小麦进行生产管理。小麦墒情怎么样,有哪些病虫害要防治……这些以往需要农民靠种地经验来解决的问题,如今在“云端”都能找到答案。

  “以前种地,什么时间施肥、浇水,施多少肥、浇多少水,全凭经验。现在哪块地缺肥,哪块地需要浇水,电脑上一看就知道。”杜晓义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告诉记者,每天不断上传、更新的数据,让每个地块的春管“耳聪目明”,有效提高了管理决策的精准度。

  透过屏幕,农业气象、作物长势、土壤墒情、病虫害等都能实时监测,监测结果在电子屏幕上可随时点击观看。

  “你看,这块麦田土壤含水量和温度以及大气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光照强度等,都一目了然。”杜晓义说,依托以5G为核心的通信技术,向下连接各类农业物联网设备,向上承载平台数据应用,打造农业信息一张图,让农业的生产方式变了样。

  虫情灯、土壤墒情站、水肥一体机……走进位于永年区西苏村的河北可利尔种业有限公司小麦种植基地,田间地头的“神器”一个接一个,让这里的麦田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在田间,多功能气象站像农田的“哨兵”一样矗立着,通过自身装载的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风速、风向、雨量、温湿度等数据,并及时传送到后台终端。

  气象千万变,十里不同天。杜晓义说,有了多功能气象站对农田环境气象要素的自动监测,小麦种植中的施肥、打药、灌溉也就有了更多科学依据。

  在虫害防治分析上,麦田里安装的物联网虫情信息采集设备也“大显神威”。通过对害虫进行自动诱捕、数据采集、昆虫识别计数,并与系统中的相应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可实现虫害预警的自动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精准为麦田“把脉问诊”。

  绿油油的麦田里,一条条黑色的滴灌带好似毛细血管,将水精准送达各处。

  “我们使用浅埋滴灌技术浇地,省水又省工,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浇灌’的转变。”杜晓义说,传统的浇地方法既费时又费力,用上浅埋滴灌技术,不仅节水高效,水肥一体化还能让肥料直接灌溉到麦苗根部,减少肥料挥发,促进小麦苗壮根强。

  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农民挑上了“金扁担”。“省人工、省肥料、省农药……一亩地的种植成本至少节省50%。”农业科技的运用让杜晓义尝到了甜头,“你瞧,种地是不是越来越酷炫了!”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