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印度学者: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促进中国与邻国共同繁荣 | 世界观

2024-03-22 13:11: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武夷山3月22日电(彭大伟 赵丽 甘甜)“中国已在经济等诸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发展也在不断造福周边国家,因为中华文明精髓中的‘天下’观倡导多元文化和谐共存。”日前,印度Tetso学院政治学系教授桑塔姆 萨利克尤在福建武夷山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

  3月21日至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等主办的首届武夷论坛在福建南平举行。以“‘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中外嘉宾齐聚武夷山朱熹园,畅谈中华文脉,共话多元文明。

  图为桑塔姆 萨利克尤。中新网 赵丽 摄

  前来出席论坛的桑塔姆 萨利克尤注意到,新质生产力如今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股新浪潮。他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表明中国正在向现代化、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转变,进一步向前发展还将增强周边国家的发展动能。他指出:“中国始终倡导与邻国共同繁荣。”

  萨利克尤坦言,有些国家从零和博弈的角度来看待世界政治,在他们眼里,中国所做的一切都“不怀好意”,但这并非事实。“究其原因,是他们根本不了解中国文化。”

  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例,萨利克尤指出:“部分国家宣称这是中国攫取其他国家利益的手段。”但在他看来,该倡议对推动构建和平共处、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具有重要意义。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他表示,对待不同文明,中华文明善于在尊重差异与多元性的基础上,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西方在某些问题上不免存在分歧,“但中国倡导在环境变化、核问题、恐怖主义等地区与国际问题寻求广泛共识,共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萨利克尤对中国包容和团结的理念表示高度赞赏,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根植于其“天下观”。他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观念中,多元文明可以和谐共处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这正是现代化的“中国方案”的核心所在。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