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常德市考察常德河街
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利用等情况
沿着常德河街漫步
人们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浓厚的文化氛围
常德高腔:“戏窝子”里的艺术奇葩
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程式
模拟飞禽走兽或其他动静物态的身法动作
穿插精彩的特技
常德高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当地一众地方戏曲中独树一帜
唱腔与方言紧密结合
融入巫腔等音乐素材
高亢嘹亮的曲调
一如湖湘人性格的利落直爽
常德丝弦:古老的说唱艺术
集说、唱、表为一体
常德丝弦自宋明时期在当地流行
这门以唱为主、说唱穿插交替的艺术样式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常德丝弦既能表现历史故事
又能说唱民俗民风
吸收时代气息
在融合与创新中延续着艺术生命
木雕:时光流淌,故事永恒
近日,潘能辉和妻子胡美华在湖南常德河街展示木雕。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常德河街上
安乡县木雕传承人潘能辉
计划用10年时间
将沈从文笔下的《湘行散记》
还原到一根长达10米的巨型红椿阴沉木上
这是一幅湘西北的民俗图景
更是一件艺术品
融汇了沅水流域人文风貌、传统风俗、建筑街景
常德桃源、安乡等地盛产木雕
内容写意传神
富有意趣
生动活泼的画面
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桃源刺绣:雅俗共赏,淳朴不羁
作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桃源刺绣可追溯至夏商
色彩饱满明艳
造型夸张浪漫
极具生命张力
近年来
通过“非遗+”等工作
桃源刺绣产业日益壮大
流传千百年的“指尖技艺”
正逐步转化为惠及更多人的“指尖经济”
澧水船工号子: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水系之一
船工们的劳动号子
因时因地因人即兴而起
音调丰富、口口相传
极具动感与节奏感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澧水船工号子
蕴含着劳动人民
团结勇敢、坚毅勤劳的精神
昂扬向上、不畏风浪的面貌
如滔滔江水
如广阔天地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