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3月19日电 题: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 新华社记者岳德亮、谢希瑶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既体现着经济发展“软实力”,也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提供“硬支撑”。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是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内容就包括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为何如此重要? 不少企业负责人反映,在面临投资地选择时,宁可用更高的土地成本、人力成本,去换取更优的营商环境,也不愿意拿着所谓的补贴和优惠去营商环境相对滞后的地区,因为只有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才会有稳定的预期。 “去年我们有一项全球业务,按惯例需十多个部门开具证明,时间至少需一个月,但当地部门主动对接,仅用3天就帮企业办妥了。”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波说,政府部门急企业之所急,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这就是好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上海近期发布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已是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7.0版;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近段时间,中国多地密集出台举措,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件大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是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显著的经济体之一,不断推动国企、民企、外资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活力释放。但也要看到,当前国内不同地区营商环境改革成效仍有落差,国际上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带来新的挑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仍然是我国释放市场活力、激活发展潜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世界变局加速演进,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唯有确定的规则、法治的环境。“针对仍然存在的各类‘旋转门’‘玻璃门’,我们将进一步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破除地方保护和所有制歧视。”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司长孟玮近期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 加快构建统一大市场,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壁垒,有效发挥中国大市场优势;加快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主动地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我国正在加快实施一系列举措,就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制度环境。 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而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各地已经全力开跑,势必将汇聚起改革创新的洪流,进一步增强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