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可以实现双城往返,没有什么距离感。”从北京办公室来到秦皇岛研究院,乘坐两个小时的高铁,在王斌看来,这不叫“出差”。
北京化工大学有科技和人才的优势,秦皇岛则作为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瞄准“北京研发、河北转化”的目标,立足打造京津冀成果转化共同体。
把“高冷”的科研技术转化成“热滚滚”的现金流,细数多年来创新协同发展的合作成果,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把生物技术应用在农业、新材料、医药产品、环保、生物安全等领域,已为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华北制药秦皇岛有限责任公司、河北中薯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天晖塑料有限公司、天业通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开发聚氨基酸肥料、土壤修复调理剂、獾油等产品,形成一批专利和技术成果,为企业新增收入5000余万元。
受产业转移的政策需要,2014年,恒业世纪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从北京“出走”。5年后,北京的所有生产线都退了出来,生产基地搬到了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作为消防电子产业聚集地,我市拥有海湾安全、尼特科技等一批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消防电子企业,消防电子产品销售占据全国40%以上的市场份额。
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打造京津冀成果转化共同体。
不仅如此,从以往在北京租用有限的生产场地,到有了约40亩真正属于自己的新厂区,没有了空间的限制,恒业公司在我市可以放开手脚去发展。秦皇岛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尼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锐安科技有限公司等本地企业都是公司的重要客户。
取长补短,借力京津,我市产业发展有了更多新元素。
去年,京津冀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示范基地项目在海港区开工建设。创新示范基地不仅聚焦解决秦皇岛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为企业提供“双碳”监测、安全监管、集采集销、产融合作等公共型或专业型赋能服务,也加速产业引育,吸引一批非首都功能转移和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发展,为我市培育输送更多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
瞄准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协同创新为发展注入更多滋养。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联合攻关;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昌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与北京农学院开展生产工艺联合研究;同盛医药有限公司与天津农学院、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联合成立秦皇岛市北苍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4年至2023年,我市共吸纳京津科技成果2100多项,推动了一批京津科技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实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
“专注特色领域,让更多的创新要素活跃起来。”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新建的2000平方米试验基地即将在今年落成并投入运行,在王斌的带领下,研究院正瞄准生物制造产业,与我市探索更多的合作尝试。
<span font-size:16px;"=""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消防电子产业应用前景广阔,值得为此付出。”尹介文把家安在了生态环境更好、时间和生活成本比北京低很多的秦皇岛,他和团队正专注开展智慧消防应急、通信研究和攻关。而他所在的公司随着业务的稳定增长,正在谋划上市。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