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大思政课 | 培根铸魂育新人 躬身践行赴山海

2024-03-15 19:43:36  来源:人民论坛网

大思政课2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提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理念不仅是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更是对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政课承担着培养时代新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努力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扎实学识、健康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建设的指导思想日益深化

在过去的五年中,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为思政课建设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格局。“‘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大思政课”将思政课教学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各地高校和中小学纷纷响应,积极开展“大思政课”建设。他们注重课程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思政课”,坚持问题意识和结果导向,增强课程高阶性、挑战度和创新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获得感,努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各地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思政课全链条优化。“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五年来,全国各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出台政策、设置机构、打造品牌,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并取得了新成就,初步实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链条的整体优化。

此外,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联系紧密。思政课教师要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纪律要严、人格要正”为标准,努力成为“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五年来,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涌现出一批政治性强、专业性高、爱岗敬业、躬耕教坛的思政课优秀教师,以及一批颇具心灵震撼力、思想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思政“金课”。

思政课建设的总体格局日益拓宽

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大的战略视野,将思政课建设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将其定位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任务,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全局中。这一战略高度的提升,极大地推动了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深化与拓展。

一方面,强调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要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全方位展开,各类课程都应与思政课相互配合,形成育人合力。为此,教育部于2020年5月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旨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另一方面,党中央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五年来,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了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成立了专门的指导委员会,并建设了一批一体化建设基地。

同时,思政课建设还积极向社会延伸。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这一方案的实施,使得思政课建设不再局限于课堂内,而是向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领域延伸,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思政课建设的良好氛围。

“要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因此,各级政府、社会机构、媒体平台等都积极参与思政课建设,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大格局。这种格局的变化,不仅拓宽了思政课建设的领域和视野,也为全社会共同关心、建设思政课的大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高校思政课建设实现了从高校内部到全社会、从课堂到社会实践、从专业课程到全体课程的深刻变革。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思政课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这五年间,思政课建设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完成了许多过去难以想象的任务。

从目标任务到理念内容,从方式方法到视野格局,从整体环境到队伍建设,思政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彰显了思政课的生机与活力,也为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这五年的锤炼与成长,高校思政课已经积聚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思政课教师要谨记“六要”标准,遵循“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上好思政课,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承担历史重任,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工作来抓。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思政课将继续引领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作者:刘遵峰、后明强,分别系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

【本文系教育部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同向同行’目标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互构研究”(课题编号:20JDSZK064)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赵广忠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