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两会云对话:“非遗”里的幸福

2024-03-11 15:31:42  来源:贵州日报

image.png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导激励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在2024年全国两会之际,贵州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用绣针、剪刀和舞蹈等,以非遗形式展示幸福生活,云传递到全国两会。

 

 

赵银凤云对话肖正强代表——


苗族刺绣:山水吟唱新乐章


WechatIMG634.jpg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是一个如诗般美丽的地方,乌江源百里画廊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高山、峡谷、平湖浑然一体,雄奇壮丽。


1709991700382.jpg

赵银凤用苗绣技艺呈现化屋村风貌


“这幅图主要展现化屋村未开发打造之前的村容村貌以及村民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社会生活状态。”绣娘赵银凤介绍,“现在我们化屋村越来越漂亮,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来我们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在家做点生意,搞点刺绣、蜡染,日子越来越安逸!”


542770-2022年11月18日,在贵州省绥阳县一家非遗产品生产车间,绣娘在制作苗绣。.JPG

贵州省绥阳县一家非遗产品生产车间,绣娘在制作苗绣。


“做好乡村振兴,我们要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平元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肖正强说,“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要因地制宜,将山水人文为我所用,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


662889-2023年9月30日,贵州省黔西市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景区游人如织(无人机照片)。.JPG

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景区游人如织


近年来,贵州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文安梅云对话欧阳黔森代表——


阿妹戚托:跳出美好新生活


微信图片_20240310171230.jpg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金门广场已经围聚了许多游客,大家都在等待晚上的篝火晚会。而文安梅和她的团员们正紧锣密鼓做着表演前最后的准备工作。


1709991700470.jpg

阿妹戚托舞蹈表演现场


“以前就是姑娘出嫁跳一下,平时都忙着出去打工挣钱。”文安梅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阿妹戚托”舞蹈的省级传承人。排练间隙,文安梅聊起了阿妹戚托,“现在不一样啦!非遗文化融入了旅游中,现在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在广场上为五湖四海的游客表演一个多小时的舞蹈,阿妹戚托成了彝族人民对现在美好生活的诠释。”


330989-西江夜全景.jpg

西江千户苗寨夜景


627913-2023年6月17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联赛现场,少数民族群众表演舞蹈.jpg

贵州省榕江县村超联赛现场,少数民族群众表演舞蹈


“我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对文旅融合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贵州文旅融合在全国来说还是处于先列,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都是我们的‘宝贝’,用好这些‘宝贝’是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李利代表对话赵子铱代表——


布依族服饰:交通巨变在心间


WechatIMG636.jpg

 

“美丽的景色往往能给我很多灵感。”全国人大代表李利是布依族姑娘,也是布依族服饰的非遗传承人,她的工作室便处于奇美的兴义市万峰林景区。


422616-兴义市万峰林景区田园风光。.jpg

兴义市万峰林景区田园风光


“全国两会前我特意绣了一个包包。”李利拿出她准备的作品,“包上绣的是晴隆的二十四道拐,以前小时候我们出晴隆,都要经过这条公路。不过现在不用了,去哪里都有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就可以从晴隆开车到万峰林。”


1709991700446.png

李利制作的布依族刺绣布包


109036-《北盘江大桥》+何育勇+13885851105.jpg

北盘江大桥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城镇经济与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子铱表示,“交通翻天覆地的变化,拉近了贵州与周边省份、与全国主要经济圈的时空距离,畅通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对贵州经济起飞具有特殊的意义,是贵州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的关键一步。”


612079-2018年8月14日,一列高铁列车正运行在贵广高铁线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段。.jpg

一列高铁列车正运行在贵广高铁线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段


目前,贵州省全面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通组公路构成的四级公路网络。同时,北入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大动脉正加快形成;全面融入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到“十四五”末将基本形成“一枢纽十三支线”的机场布局。依托交通发展优势,贵州正驰骋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



黄贤梅云对话田锦华代表——


仡佬族剪纸:一张红纸映兴旺


WechatIMG632.jpg

 

贵州道真自治县,千年的仡佬族传统文化在这里传承发展。对于仡佬族而言,一张红纸,一把小小剪刀,便能包罗万千。


黄贤梅是仡佬族剪纸非遗技艺的传承人,2月下旬,听闻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她便有了用剪纸向两会传递心声的想法。


WechatIMG926.jpg

黄贤梅剪纸作品《食用菌》


“这幅剪纸作品代表我们县的食用菌产业,食用菌茁壮成长,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也寓意着食用菌产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黄贤梅所在的村在县里的支持下,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收入。


388440-2021年9月2日,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贯洞镇的铁皮石斛综合产业园里,工人正在搬运铁皮石斛苗。.JPG

位于贵州省从江县贯洞镇的铁皮石斛综合产业园里,工人正在搬运铁皮石斛苗


“发展产业,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与老百姓共商、共建,最后共同受益!”全国人大代表田锦华是黔西南州兴仁市鲤鱼村党委书记、村主任表示。


422149-10月20日,村民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香炉村采收天麻。.jpg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香炉村村民采收天麻


近年来,贵州大力打造“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都匀毛尖、兴仁薏仁米、修文猕猴桃、镇宁蜂糖李……越来越多的贵州好品风靡中外,当特色产业发展风生水起,群众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和美乡村的图景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近。

 


韦应丽云对话杨凯代表——


水族马尾绣:文化传承有新人


WechatIMG633.jpg

 

贵州三都水族马尾绣被誉为针尖上的“活化石”,这是一项传承了上千年的技艺。



微信图片_20240310163724.jpg水族马尾绣作品


“为了把这项非遗技艺传承下去,我创办了马尾绣贸易有限公司和马尾绣协会,组织当地绣娘进行马尾绣手工技艺培训,在发挥集体力量传承马尾绣技艺的同时,积极带动她们就业增收。”韦应丽是三都水族马尾绣非遗技艺省级传承人,近六年时间,共为8000多名水族妇女进行马尾绣技能培训。


“在水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上,三都县委县政府按照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利用中加强传承的思路,推进各项工作。”全国人大代表,三都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凯说,“目前三都有近三万名绣娘,我们通过对绣娘进行标准化培训,让马尾绣产品更迎合大众的审美,提高绣娘的市场化意识,在传承好的同时实现群众增收。”


715878-2024年3月6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三江乡冷衣村,苗族妇女在画蜡画。.JPG

贵州省榕江县三江乡冷衣村的苗族妇女在画蜡画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精心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充分挖掘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如今,贵州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频繁,贵州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自信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得淋漓尽致。



编辑:赵广忠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