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新华社经济随笔|在车间里触摸新质生产力脉动

2024-03-09 08:45:09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当前正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在这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与变革中,弄潮儿凭何涛头立?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关键答案。

  从理论到实践,从政策到实效,新质生产力从哪里培育成型?

  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带来一个关于车间的故事:广东一家传统企业在外迁和转型之间反复权衡后,下定决心上机器人、上自动化生产线、上智能化系统,对车间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产能翻了一倍、良品率提高10%以上、效益提高30%以上。更意想不到的是,技改后的生产线也成了同行争抢的畅销产品。

  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是重要环节。车间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实验室,是先进技术生成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座座厂房车间,就是一个个观察工业变革的窗口。

  在车间里,看新产业的萌芽和生长。

  在安徽合肥的工业园区里,一条条生产线让数据走出实验室,形成量子通信、量子测量、量子计算和量子关键元器件等快速成长的量子信息产业。

  从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到量子计算、生命科学,一项项先进技术通过在工厂车间的应用,催生出一个个充满希望的新产业,带来质优效高的经济增量。

  在车间里,看老产业的更新和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5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

  在制造业大省,传统产业盘子大、牵涉广,既要考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型工业化,又要兼顾稳就业、稳外贸等诸多因素。近年来一些省份通过工业技改,既能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车间的应用,又能避免“大拆大建”带来的震荡与浪费,实现安全和发展的统筹。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成为保持制造业活力的重要密码。

  在车间里,看人才的基础作用。

  一流的装备,需要顶级的工匠来完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支撑。

  一批批的大国工匠不仅是基石、栋梁,还是工业变革中的创新之源。200多年前,纺织工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今天发展新质生产力,则呼唤更多的能工巧匠。

  车间是实践与实效生动的窗口之一,我们从中真切地触摸到新质生产力的脉动。我国的工业企业数以百万计,拥有车间估计超千万个。每个车间多一点新质生产力,就能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洪流,汇聚起中国经济发展向前的大势。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