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2月22日电(记者张桂林、伍鲲鹏、黄兴)春节前夕,走进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重庆三一智能装备产业园,一派繁忙的车间里,智能生产线上,机器人不停挥舞手臂。
“工厂目前有超过700台机器人从事焊接等工作,产线基本实现了生产检测无人化。”三一重机(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荆辉说。三一重机在重庆的这家智能化“灯塔工厂”24小时运行、安静高效。
01:53
“随着数字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不断突破,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迎来重大机遇。”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赵斌说。
作为西部制造重镇的重庆,目前累计建成144个智能工厂和958个数字化车间。
记者走访发现,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工厂,还利用智能化努力重构研发、生产、管理、服务各环节。“借力智能化,我们对工艺流程进行了集成再造。”赛力斯新工厂负责人介绍,比如,将一款车型其中的222个零部件集成为10个一体化压铸零部件,零部件数量下降95%,连接点数量减少1440个,下降了70%,有效保证了车辆的高可靠性。
一些制造企业依托智能化探索定制化、柔性化生产模式,更好满足产品加速迭代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位于重庆江北区的重庆海尔洗碗机互联工厂,作为全球洗碗机行业首家“智能+5G”互联工厂,不仅能实现定制生产,产品制造交付周期还较过去缩短55%。
今年1月,重庆正式发布《重庆市工业产业大脑建设指南(1.0)》,加快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生态,规划到2027年,建设超过20个行业大脑、超过20个未来工厂以及逾40个智能工厂、逾400个数字化车间。
“在加快打造大型‘未来工厂’的同时,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主体。”赵斌说,重庆还将推动实施7个制造业“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带动2200余家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