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13日电( 史玉江 孙天虎 商凯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论是过往除夕夜的“在家守岁”,还是现在“一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过大年的内核从未远离。
龙年春节的图木舒克市,熙熙攘攘的人流“填满”了偌大的农发优鲜仓储超市。记者遇到一对新婚夫妇胡天翔和门建丽。“这是我们在当地度过的第一个春节。”正在选购食材的门建丽说,她和丈夫结婚不到半年,“去年早早准备回‘老家’的火车票,呆不了几天,又得赶回来。”
年轻人追求快捷方便,为了准备年夜饭,门建丽已在网上做好攻略,提前买了网红“预制菜”,如稍加工即食的三文鱼、牛排等。“这样既有亲自下厨忙年的氛围感,又不会过于复杂。”
市民徜徉在花海,挑选心仪的年宵花,为春节增添几分“仪式感”。孙天虎 摄
走进花里花店,入眼可见枝头挂着丰收喜悦的小金橘、高贵典雅的蝴蝶兰、花团锦簇的杜鹃花……各种寓意美好的花卉摆放在花店门口,吸引了不少年轻顾客前来选购。“我在给家里添置年宵花,图个好彩头,父母也都很喜欢。”市民吴栩帆正和朋友正挑选心仪的年宵花,为过年增添几分“仪式感”。
“年轻态”的过节选择为市民带来更多别样的体验。市民孟丽从前都是居家过年,今年她一家五口选择到喀什过大年,感受到了春晚分会场浓厚的节日氛围。“只要家人团聚在一起,在哪里都是一个团圆年。”
随着年轻一代当上“春节主理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为“花样经济”买单。在丝毫不减中国年味的同时,激发着当地的消费活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