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东西南北过大年|灯展、夜游、民俗——土家小城“年味”足

2024-02-14 12:02:12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新华社武汉2月13日电(记者邓楠)亮晶晶的喜糖和红包从墨达楼抛下,一对身着土家族婚服的新人刚刚经过哭嫁、送亲、拜堂,正将喜悦分享给众人,游客们不断伸手,争相讨彩头,一场完整的土家族婚俗表演就此落幕。

  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有一条贡水河穿城而过,持续多年的新春灯会如今引入非遗项目,增加游客沉浸式体验,成为传播民俗文化、赋能文旅融合的新方法。

  迎灯展、看土家族婚嫁、体验传统曲艺……大年初三,记者在以“盛世龙年迎新春·浪漫宣恩过大年”为主题的2024年新春灯会上看到,沿贡水河两岸开展的流动式展演互动项目引得游人如潮。

  图为贡水河上的龙年灯组(2024年2月12日摄)。新华社发(宋文 摄)

  “咚咚咚”,傍晚6点半,暮鼓敲响,鼓声传遍古街。墨达楼一旁的兴隆老街有200多年历史,敲暮鼓意味着夜市开市,商户们在鼓声中祈福,期望生意兴隆。阵阵鼓声唤来如织人流。

  鼓声罢,巡游启。十多人抬着一条五彩斑斓的“鱼龙”造型花灯自街头开始巡游。只见巡游所经之处两边门面装饰一新,花灯、招牌、编织饰品满是龙元素。汉服快闪、音乐喷泉、篝火晚会、无人机演绎飞龙飞凤……跟着人潮往下,展演游玩活动令人目不暇接。

  “每年最期待春节灯会,今年的活动多,比以前热闹,我特意拉上朋友早点出来逛。”家住宣恩县城的21岁女生文晓涵说,她从武汉回家过年,早在返乡前就不断关注灯会的消息。“今天看到这么多人,看到家乡越来越好,我很开心,很自豪。”

  行走在人群中,记者在这座没有火车站和机场的小城里,还听到了不少外省口音。来自杭州的游客盛鼎带着家人自驾到宣恩,计划游玩两天。“我们想找有趣、有年味的地方,这里有许多没见过的少数民族民俗,很新奇。”盛鼎说。

  贡水河中,巨大的龙型灯组栩栩如生。河中的“贡水游龙”项目,共有36个竹筏,每天开设7趟,带游客游河赏夜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不到半小时船票便销售一空,春节期间天天都要临时加趟,直到午夜。

  游客体验“贡水游龙”项目(2024年2月12日摄)。新华社发(宋文 摄)

  “玉兔归月宫,沧海腾金龙,财如三江春潮涌,事业更火红……”朗朗上口的唱词,来自正在广场上表演的三棒鼓传承人罗义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棒鼓是土家族的传统曲艺曲种,在宣恩有悠久的传唱历史。“这次专门为新年排演了曲目,我们还在街上设点,供游客亲身体验,让大家以多种方式领略三棒鼓的魅力。”罗义杰说。

  热闹不止于此,街面上,许多游客身着土苗民族风情服装、汉服打卡拍照;在一条宣恩特色美食街上,一家烤活鱼店老板告诉记者,每晚能接待200余桌,往往到了打烊的时候还有不少食客在排队。

  宣恩县贡水河两岸,灯光璀璨,游人如织(2024年2月12日摄)。新华社发(陈绪开 摄)

  晚上11点,夜色已深,小城依旧灯光璀璨,歌声、鼓声与欢笑声交织。“大年初一以来,每天有几万名省内外游客来到宣恩,沉浸式体验土家族等民族文化,自发分享游玩感受。我们期望通过新春灯会打造‘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文旅空间,让宣恩的美景与文化传播出去。”宣恩县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章艳丽说。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