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4 14:35:11浏览量:101.7万
新华视点
一夜秋雨后,枸杞一滴露。深秋寒意渐浓,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的杞农心里却是暖意融融。 “夏果采了8吨,毛收入就有9万元左右。”精河县托里镇吾夏克巴依西村枸杞种植户王磊说。有了先进的保鲜技术、完善的物流支撑,今年村里开始尝试售卖鲜果,收入比以前涨了至少一倍,这两天,眼看秋果即将下树。 9月21日,精河县托里镇吾夏克巴依西村杞农查看枸杞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苟立锋 摄 和枸杞打了十几年交道,王磊怎么也没想到高品质枸杞鲜果能卖到100多元一公斤。 精河县地处北纬44度,是我国知名的精河枸杞的重要产地,出产的枸杞肉厚多汁、甘甜可口。曾经,由于经营分散,品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市场波动,精河枸杞种植面积一度萎缩至不足一万亩。 近年来,为增加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枸杞产业,精河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致力于种好枸杞、做好枸杞、卖好枸杞,发展壮大枸杞产业。 在种植生产上,精河县一改从前“小而乱”的局面,成立县级农牧投公司,推动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再进行统一管理。做到统一苗木、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施肥、统一灌溉。 为推动枸杞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当地枸杞加工企业还研发出了枸杞啤酒、枸杞原浆、枸杞饮料等多款枸杞相关产品。 走进精河县杞瑞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啤酒灌装、原浆灌装等各条生产线正加紧运转,厂房门口的厢式货车装货正忙。“几条生产线都是满负荷运转,订单太多了,忙不过来。”公司党支部书记袁丽说。 9月21日,精河县杞瑞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加班加点包装产品。新华社记者 苟立锋 摄 统一种植标准大幅提高了产品的商品化率。“我们村8000多亩地,进行统一经营后,枸杞的品质和规格可以做到有效控制。”吾夏克巴依西村党支部书记妥言明告诉记者,要把农产品变成商品,只有统一标准才能较大程度确保出产的果品规格一致、质量上乘,在市场上获得认可。 在电商平台助力下,精河枸杞有了自己的区域公共品牌,坏果率降低至10%。经过精挑细选,品相优良的鲜果通过空运摆上了北京、上海、海南等地消费者的餐桌,产品收益大大提高。 近日,在东天山脚下,首届哈密“豫见新疆”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会举行,来自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特优、有机绿色等产品在哈密集中亮相。 “今年收获的30多吨枣子已经都订出去了,几乎全部销售到了疆外。”新疆库车六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负责人游芳告诉记者,有了稳定的市场订单兜底,他们扩产增量也有了底气。“明年种植面积争取翻一番。” 受益于规模化经营,游芳家的500亩大枣完全可以满足客商差异化挑选售卖的需求。除了参加此次产销对接会,游芳还去了杭州、上海、合肥等地进行推销:“通过这种产销对接会,枣子可以开拓更广的销售渠道,政府方面也给予了鼓励和支持。” “一方面按照专门的标准收购农产品,另一方面将收购的新疆和河南的产品放到互联网上,让消费者能够足不出户挑选河南和新疆的农特产品。”“豫见新疆商城”小程序运营负责人李想说。 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市场化销售……依托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新疆的各类特色农产品正逐渐摆脱“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局,全面提质增效,主动拥抱市场,从天山南北走向大江南北,传递新疆味道。(记者苟立锋、马嘉帅)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