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王夷 于瓅
亚运会倒计时纪念徽章、西湖十景徽章、中国传统节日系列徽章……随着杭州亚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多种主题徽章成为炙手可热的产品,交换徽章更是成为潮流,不少徽章“一章难求”。
而通过简单的“换吗?”作为开头,“以章换章”成为交流亚运精神与传播各国文化的一种新渠道,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与工作人员的友谊也因此开始。
一枚小小的亚运会徽章,不仅需要体现出亚运精神和弘扬体育文化,也承担着展现城市文化魅力和历史深厚底蕴的作用。如何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与现代文明融合,考验着徽章设计师们的功力。
杭州亚运会特许商品设计师余鹏程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所在的团队从3年前开始策划设计,至今已为亚运会共设计了200多款徽章。“我们最开始的时候就准备了一个大的策划,其中包括有基础赛事徽章系列、杭州人文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系列等等。”
创作并不能靠随意的想象,考察便成为了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设计“西湖十景”徽章时,为了最大程度还原“西湖十景”的真实模样,余鹏程和设计团队光西湖就跑了两个月。除此之外,反复修改和重新打样也成为余鹏程的“家常便饭”,他向记者展示的两枚名为秋分与寒露的开闭幕式徽章,则前后共打了15次样品,通过一次一次的修改与打磨,才得到最后满意的作品。“设计图可能都不止15版,我们从去年就开始去做,然后中间不断的调整,到今年的大概7月份才最终定稿。”
“我最喜欢的当然是这5枚是宋韵运动系列的徽章。”余鹏程告诉记者,设计团队在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当团队看到宋朝也有运动会时,便想到了设计一套可以展示宋朝热门运动项目的徽章。“通过这样一些小小的徽章去表现我们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我们作为东道主杭州的一些人文历史文化。”
“这个产品有杭州的元素、有中国的元素,通过交换,让更多人看到杭州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通过一枚枚设计精巧的徽章,这群90后设计师们也用自己方式为亚运会增添一份精彩与活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