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生态治理绘就美丽画卷

2023-09-12 11:28:02  来源:光明网 - 光明日报

 漫漫黄沙之上,成片的梭梭树、红柳等植物蓬勃生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艾西曼区域,曾经的“死亡之海”里,一度难觅的塔里木兔、狐狸和野鸡等野生动物,如今不时显露踪迹……

  多年以来,位于阿克苏河冲积扇扇缘洼地的艾西曼湖及周边区域,受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断侵袭,湖区面积逐渐萎缩,生态环境脆弱,成为阿克苏绿洲内部最大的一处风沙策源地。

  “2022年,艾西曼湖区域生态修复及荒漠化治理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是阿克苏地区第五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的一部分,也是阿克苏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一个子项目,实施面积65.13万亩、分5年建设完成。”阿瓦提县林草局副局长蒋丽丽说,建成后,这里将有效阻止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侵害,筑牢生态屏障。

  目前,艾西曼区域已完成人工造林4万亩,成活率超过75%。湖区日益丰富的湿地资源,也吸引了大批候鸟前来繁衍越冬,成为沙漠边缘又一别致景观。

  “改善生态环境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我每天要走20公里路,巡视树林、检修管道,努力让每一棵树苗都能在沙漠里扎下根。”阿瓦提县林管站护林员玉苏甫江·阿力木从项目启动便驻守在这片逐渐成长的沙漠绿洲中,今年36岁的他骄傲地说,“我的祖父和父亲也都是护林员,这些年我们治沙又致富,如今不仅环境改善了,棉花产量逐年增高,乡亲们还新种植了辣椒、核桃等作物,腰包一天比一天鼓。”

  阿克苏地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沙漠面积占地区总面积的31%。20世纪80年代,面对狂风肆虐、黄沙弥漫的极端恶劣天气,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行动。

  “我们始终坚信种树就是种富、生态美就能百姓富。”阿克苏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阿迪力·艾力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累计造林8885万株、518.4万亩,国土森林面积从2012年的1340万亩增加到1733万亩。

  只有治沙播绿还不够,阿克苏人进一步在科学治水上狠下功夫,通过“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大力推进农业节水体系构建,持续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在植棉大县沙雅,努尔巴格乡党委委员阿迪力·阿卜力孜正带着棉田管理人员,检查农机设备和用水情况,为接下来的收获季做准备。广袤的棉田里,只有一台大型植保无人机来回喷洒脱叶剂。

  “推进农业节水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实现了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跨越。”阿迪力说,“现在,棉田可以实现亩均节约用水23%、节肥30%,籽棉单产也从2017年的285公斤提升到了去年的405公斤。”

  阿克苏地区东北部天山山脉间,还藏着一份人们对未来的期待。溯阿克苏河而上,在支流库玛拉克河大石峡峡谷,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作为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项目之一,该工程计划于2026年10月完工。

  “南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改善阿克苏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减轻流域洪水灾害,保障塔里木河生态用水,对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施工现场,新疆葛洲坝大石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李明德指着大坝两边的高山说,“目前工程稳步推进,坝高超过了160米。建成后大坝高247米,与两侧大山并肩,它还将打破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砾坝的纪录。大家都盼着早日竣工呢!”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