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研发的我国首套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成功完成海试。标志着我国海洋温差能开发利用从陆地试验向海上工程化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海洋温差能是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由温度差而形成的热能,我国海洋温差能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大。
不久前,“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我国首套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在我国南海水深1900米处海域开展了首次海上试验。试验发电总时长超过4小时,最大发电功率16.4千瓦。此次海试不仅证明了自主研发的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原理可行,还实现了发电利用的实用性验证。
海洋温差能是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由温度差而形成的热能,在各类海洋能中储量最大,我国海洋温差能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巨大。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