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9·11”事件过去22年了,美国民众安全感一去不复返?

2023-09-11 21:4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视频:浩劫22年后,“9·11”仍是美国抹不平的伤疤

  中新网9月11日电(陈彩霞)“轰隆!轰隆!”2001年9月11日早上9时许,大洋彼岸的美国,突然传出两声巨响。两架飞机接连撞上世贸中心双子塔,一瞬间,大火肆虐,屋顶坍塌,浓烟弥漫……现场仿佛“人间炼狱”

  如今,22年过去了,彼时的轰鸣声、尖叫声早已消散。但对于美国民众来说,“9·11”留下的梦魇从未散去。

  “威胁从未消失”

  据统计,“9·11”恐袭中,共有近90个国家的2996人遇难或失踪,对美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时任总统小布什第一时间宣布对恐怖主义“开战”,率北约联军攻入阿富汗。接下来多年,美国扮演“世界警察”,开启全球“反恐”之战。

  资料图:2021年8月27日消息,阿富汗喀布尔机场附近爆炸,造成多人死伤。图为伤者被送到医院。

  美国入侵20年,阿富汗满目残垣断壁,超17万人丧生,逾千万民众沦为难民。最终,“喀布尔时刻”上演,美国撤离“帝国坟场”,为这场充满争议的漫长战争,画下句号。

  布朗大学“战争成本核算”项目显示,美国“全球反恐”花费了约8万亿美元,但恐怖主义威胁并未消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2023年6月的民调显示,民众对美国现状深感不安,74%的人认为,美国走了一条错误的路。

  资料图:2021年8月30日,美国陆军第82空降师、第18空降兵团指挥官克里斯·多纳休少将登上运输机。他是最后一位离开阿富汗的美国军人。

  “无言的悲伤”

  揭开这场浩大悲剧的“冰山一角”,此后漫长的时光里,“9·11”事件的“后遗症”影响数万家庭,成为纽约人的心中之殇。

  建筑物倒塌引发的大火和浓烟,释放出大量有毒物质,多年来或已致近万民众因吸入毒气而患癌。世贸中心健康计划数据显示,1700多名响应事件的救援及其他人员,在17年间死亡,其中420人患有癌症。

  22年后,这一数字仍在继续上升,时至今日,纽约市消防局9·11遇难消防员纪念墙上又刻下了43个新名字。331,这是“9·11”恐袭后,纽约消防局相关救援人员的死亡人数。

  当地时间2020年9月11日,在纽约市消防局9·11遇难消防员纪念墙前,消防员向死难同事表达哀悼和敬意。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2022年8月,为这些病患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的“世界贸易中心健康计划”,却被爆面临30亿美元巨额资金缺口,使很多受害人的处境雪上加霜。《纽约时报》评论称,“‘9·11’事件后的20年破坏了很多救援人员的生活。接下来的20年,可能会彻底摧毁他们。”

  “彻底的失败”

  “9·11”事件已过去22年,但美国处理相关追责赔偿等后续问题,仍进展缓慢。

  资料图:美国FBI公布了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袭击五角大楼后的数小时内所拍摄的照片。

  2003年初,“基地”恐怖组织高层头目巴基斯坦人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及其他四名嫌犯被捕,随后被移送至关塔那摩湾美国军事监狱,2021年初,五人接受“世纪审判”。

  2023年8月24日,五角大楼和联邦调查局却向数千名遇难者的家属提出建议:根据正在考虑的认罪协议,9·11袭击的嫌疑人及其同伙,可能永远不会面临死刑。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9年9月11日,民众在纽约世贸遗址前寄哀思。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9·11”事件中,吉姆·里奇斯失去了他的消防员儿子吉米。2009年,他前往关塔那摩,参加审前听证会。14年过去了,案子仍悬而未决,他对此深感沮丧。“你怎么能相信它(美国政府)呢?正义还那么遥远……”德州议员特德·克鲁兹也对此批评道,“除了审判和死刑之外,任何结果都将是美国国防部领导力的彻底失败。”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2年5月26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尤瓦尔迪市,民众悼念小学枪击案遇害者。

  整整十年,世贸中心遗址的重建,进展缓慢。虽然“归零地”的灯光终于亮起,但美国人的安全感,一去不复返。美国反恐激化了其国内的社会矛盾,党派斗争白热化,枪支暴力泛滥,这个国家被撕裂的伤口始终没能愈合。

  一切还能回到从前吗?答案在风中飘扬……

编辑:郑雪梅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