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潮头观澜丨“数”说东北振兴5年间

2023-09-10 11:41:48  来源:新华网

  9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北大仓”“共和国长子”……一个个历史称谓,彰显出东北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农业基地,对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要性。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强调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着眼“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目标任务,提出6个方面的明确要求,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5年来,东北地区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保护修复……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释放振兴发展积极信号。

  今年上半年,东北三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万亿元,同比增长5.8%。一个个数字,昭示5年来东北全面振兴取得的巨大成效。


  ——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更加巩固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2018年9月,在黑龙江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

  地域辽阔,耕地肥沃、集中连片,水系发达,这些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让东北地区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5年来,东北地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组织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推动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不断巩固。

  这是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绥化试验站培育的水稻(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海 摄

  近年来,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以上,商品粮量约占全国的1/4。2022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达2866亿斤,占全国21%,大豆产量占全国 50%以上。


  ——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

  从山峦叠翠的大小兴安岭,到沃野千里的三江平原,再到波光粼粼的查干湖……丰富的森林资源、面积广阔的草原、众多的江河湖泊以及富集的湿地,让东北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深刻指出。

  这是近日拍摄的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漠河林场自然林区。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东北地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东北三省天然林得到全面有效保护;辽河流域水质达到良好水平;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为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虎豹定居数量稳定增加;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生态优势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能源安全支撑作用不断强化

  持续加大东北地区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大能源科技投入,持续推进能源供给革命……5年来,一系列举措让东北地区能源安全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大庆油田三次采油年产量连续21年超过1000万吨,年产油气当量始终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大连庄河350兆瓦海上风电场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我国北方单体容量最大、纬度最高的海上风电场;吉林西部“陆上风光三峡”重点能源工程和辽宁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等六大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加快建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大国重器的产业根基进一步夯实

  高档数控机床、新款协作机器人、工业CT……9月1日在沈阳开幕的第21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东北智造”吸引了众多目光。

  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曾占据中国工业的半壁江山。如今,积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东北地区装备制造领域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成果显著,解决了很多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

  沈鼓集团自主研发我国首台套年产150万吨乙烯装置大型压缩机组;哈电集团研制的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推动中国水电向世界水电“无人区”迈出坚实步伐……老工业基地正不断焕发新活力。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