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新华全媒+|承压前行见韧性 多方发力蓄动能——透视前8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

2023-09-08 19:16:29  来源:新华网

  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外贸承压前行。7日发布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7.08万亿元,同比微降0.1%。其中,8月当月进出口3.59万亿元,同比下降2.5%,环比增长3.9%。

  “我国外贸运行总体平稳。”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说,从前8个月来看,进出口同比基本持平。而单看8月份,近3.6万亿元的进出口规模跟7月份相比增长3.9%,较2020—2022年同期均值增长8.2%,这一规模,在今年月度数据和历史同期数据中都是第二高点。

  2023年8月10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一艘货轮在缓缓靠泊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进刚 摄)

  对于外贸发展面临的考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庄芮认为,在全球经贸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我国外贸基数较高的背景下,要理性看待外贸数据出现的波动。

  世界贸易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1.7%,明显低于过去12年2.6%的平均水平。吕大良表示,贸易放缓是各个经济体面临的共同挑战,与周边已公布数据的经济体相比,我国外贸仍然展现出较强韧性,竞争优势稳中加固。

  谈到影响外贸“马车”的因素,庄芮说,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居民消费意愿下降等诸多外部不利因素叠加,导致我国外贸高速增长受阻;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外贸发展已逐渐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马车’速度适当波动、调整很正常,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征程中,我国外贸企业也在为推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积蓄动能。”

  太阳能电池、PVC材料、船舶等产品加速“走出去”,矿产品、食用油、小麦等产品源源不断“走进来”……记者近期在各地调研发现,虽然今年以来我国外贸面临的外部挑战明显增加,但各地各部门新一轮稳外贸政策措施效应持续显现。

  ——活力走强。今年前8个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58万家,其中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占比8成以上,合计进出口14.33万亿元,同比增长6%,规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9%,比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

  2023年7月11日,在江苏省太仓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批新能源汽车即将通过专用框架运输方式出口(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发(计海新 摄)

  ——结构更优。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行业领域动能充沛。前8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9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占出口总值的58%。其中,汽车及零配件、船舶、电工器材出口分别增长50.1%、28%、18.6%,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市场多元。随着贸易伙伴不断增多,前8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同比增长3.6%,占进出口总值比重提升至46.6%,对我国外贸形成1.6个百分点的拉动;同期,我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3904.7亿元,同比增长34.1%,增速明显高于整体。

  “相比于之前制作一把木吉他要耗时一两个月,如今,在公司研发的碳纤维一体化高数控系统下,智能电吉他月产量能超过2万支,大大实现降本增效。”谈起数字化创新、智能化升级带来的改变,广东省惠州市恩雅乐器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顾文斌感触颇深,“越是外部形势严峻复杂,我们传统行业越要在技术、品质、设计、销售等方面跑出加速度,使企业的外贸之路越走越宽。”

  展望后势,为了进一步提升外贸企业干劲,推动实现进出口促稳提质目标,更多助企纾困举措不断出台:商务部将从便利跨境商务人员往来、支持企业境内外参展营销、提升外贸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继续发力;海关总署将在国家与地方层面进一步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

  在庄芮看来,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组织生产能力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对于我国外贸行业来说,企业依旧存在很大的发展机会,我们要对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坚定信心。”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