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深山里,“踢出”19名大学生!

2023-09-04 11:03:41  来源:新华社
在一所乡镇小学里

一群女孩通过小小的足球
踢出了大大的梦想

点击观看视频

新华社

,赞834


三河小学
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面对学校地理位置偏远
师资力量不足的困境
2012年,新上任的校长孙晓鸣
带着女孩们踢起足球
想以此改变山里娃的命运

图片
9月1日拍摄的位于重庆市石柱县三河镇的三河小学(无人机照片)。

这些女孩的努力没有白费
这些年来
有66名女孩得到去重庆主城
中学免费就读的机会
近两年 
陆续有19个女孩考上了
同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
等高校

图片
这是9月1日拍摄的位于重庆市石柱县三河镇的三河小学开学典礼。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11年前刚到校任职时
孙晓鸣直言
“看到学校的现状
心里有些失落”
有着30多年乡村教育经验的他
一直在忧虑
如何为这些孩子谋一条新的出路

他大胆提出一个设想
用足球改变山里女娃的命运
“足球运动成本低
对场地要求不高
对运动员身高限制少
孩子们不怕晒、不怕苦
踢足球很适合”
图片
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队员与教练在学校操场上合影。(2016年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这个决定一开始是不被理解的
学校没有经费、没有场地、没有专业教练
能不能踢球都是一个问题

面对这些质疑
孙晓鸣干了两件事
组建一支20人的校园女子足球队
送六年级田径特长生马庆林出去特训足球

马庆林集训两个月后
被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选中 
免费读初高中
如今
她不仅是上海体育学院一名大四的学生
还是上海一家足球俱乐部的职业球员
 图片
马庆林2020年刚考上大学,参加比赛后和奖杯合影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马庆林走出的第一步
让学校、家长、女孩们信心倍增
报名参加足球队的女孩变多了
没有场地,就在水泥地上踢
没有专业足球,就用胶球
没钱买专业足球鞋,就穿普通运动鞋
不论什么日子与天气
她们始终坚持训练
就连回家休息也要踢踢球
 
图片
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队员在家门前的院坝内练球。(2016年5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时任副校长的秦大华说
“笨鸟要先飞只有勤学苦练
我们要成功
只能时间加汗水”

2015年 
这支“笨鸟”球队在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中
夺下冠军
此后
球队相继在诸多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这吸引了重庆多所中学到三河小学“抢人”

今年9月1日 
学校举办开学典礼
当年的小队员秦芙蓉受邀在典礼上致辞
她送给学弟学妹一句曾经激励过她的话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
秦芙蓉通过发展足球特长
小学毕业后被选送进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免费学习
今年考入东华大学 
学习工商管理专业

图片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9月1日,在重庆市石柱县三河镇的三河小学,秦芙蓉(中)和足球队队员们在操场上练球。下图: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来到重庆主城与传统强队大田湾小学女子足球队进行友谊赛,队员秦芙蓉(右)在比赛中。(2016年5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秦芙蓉回忆
有一次,她练完球回到家里
把她妈妈都吓了一跳
“你看看你被晒得有多黑”

“看到我们娃儿晒得那么黑 
我很心疼
秦大华说
出去比赛时
他早上五点多起来给女娃们热牛奶
有人受伤了
他就背着走几公里的路去找医院
学校里的每个老师都在
全心照顾着这些女孩

慢慢的
学校操场铺上了绿茵草坪
胶球换成了足球
还建起了足球展览馆
绿茵草坪刚铺上的那年
全校学生都坐在草坪上晒太阳

图片 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队员在学校操场上用足球拼出“我爱足球”以表达自己的梦想。(2016年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如今
孙晓鸣还和第一批队员保持着联系
“她们的表现的确超乎了我的想象
这让我对得起学生、家长、学校”

图片孙晓鸣现在使用的微信头像,为当年小队员们在2014年某次训练后手掌比心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校队成立之初成员只有20人 
现在已接近100人
对于这所小学而言
足球已经不是一项简单的运动
更像一种精神
支持着学生们战胜各种困难

图片
9月1日,在重庆市石柱县三河镇的三河小学,学生们在操场上抛出足球迎接开学。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如果没有足球
我的生活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
几位接受采访的女孩都这么说道
这些女孩的人生
正如开学典礼上的背景音乐所唱
“给我理想就辉煌
谁也不能阻挡……”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