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精心打造“彩虹大道”,海港区园林绿化部门还对汤河带状公园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海绵化”改造,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入其中,设计了透水路面、卵石排水沟及下凹集水绿地等设施,使公园绿地对雨水具有吸纳、蓄渗作用。
“海绵城市”是一种低影响开发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其核心是尊重自然生态本底,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建设,在充分保护自然生态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城市透水地面面积、提升雨水储蓄调节功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收、渗透、储存、净化和利用雨水,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我们大院是老小区了,以前只要下大雨,小区的东门和南部道路积水特别严重,出行不便。去年改造后,小区的积水问题再也没发生过。”海港区建兴里居民袁芳永说。
“建兴里小区路面整体为北侧高、南侧低,西侧高、东侧低,经过设计研究,我们推出‘渗’和‘滞’两个措施。”海港区住建局节能办李春青介绍,在小区的公园、休闲区、人行道区域采用透水铺装,保证雨水快“渗”;在小区南侧打造集休闲健身功能于一体的雨水花园及下凹绿地,把小区东门的绿化带改造成雨水花园,通过收集绿化带两侧路面的雨水,减缓了雨水进入市政管网的时间,做到了“滞”。去年,海港区共完成20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包括防洪、排水防涝、雨污分流改造、雨污混错接改造以及市政道路、公园广场等地块的“海绵化”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今年,海港区已于主汛期前,全面推动2023年度城市道路、老旧小区易涝点改造工程,包括对10个现有城市道路易涝点位和25处老旧小区易涝点位的系统性改造。同时,实施排洪河等3条河流人工湿地建设工程,把湿地建设成为城市的“蓄水池”和“净化器”。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