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三十二连山,放眼望去,一片片梯田纵横交错。中国网记者伦晓璇摄
中国网赤峰8月22日讯(记者伦晓璇)“踏山行川,不如三十二连山梯田望远”。初秋时节,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三十二连山,放眼望去,一片片梯田纵横交错,宛若水墨画卷。敖汉旗三十二连山因在生态建设时治理地相互连接32个山头而得名,是敖汉旗中部丘陵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典范工程,总面积3.2万亩,而过去,三十二连山曾是全区乃至全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敖汉旗便开启了长达70年的生态建设持久战,从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的30年间,敖汉旗人工造林近200万亩,水土保持180万亩,种草保存面积40万亩。
进入新世纪以来,敖汉旗依托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德援项目、意援项目、公益林项目,初步建立了乔灌草、带网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在“三北”地区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
截至2022年,敖汉旗有林面积已达572万亩,其中人工林面积543万亩,天然林面积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17%;草地面积106.8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黄沙退去,绿色尽染。敖汉人用坚韧与智慧,在荒漠之上再造“秀美山川”,实现了带、网、片纵贯横穿,草、灌、乔错落相连。
2022年,三十二连山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中国青年运动史教育精品路线点之一。因这项生态治理工程综合规划水平高、参与治理的各民族群众人数多,治理成效显著而被誉为“黄花甸子”模式,这种模式不仅给敖汉旗乃至全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书写了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地区的野岭荒山打造成绿水青山,再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励志篇章。
航拍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三十二连山,放眼望去,一片片梯田纵横交错。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三十二连山,人工梯田层层叠叠,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敖汉旗几代人、几十年如一日植树种草,治理荒漠化,在祖国北疆建起了一道亮丽风景线。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敖汉人用坚韧与智慧,在荒漠之上“再造秀美山川”,实现了带、网、片纵贯横穿,草、灌、乔错落相连。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截至2022年,敖汉旗有林面积已达572万亩,其中人工林面积543万亩,天然林面积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17%;草地面积106.8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截至2022年,敖汉旗有林面积已达572万亩,其中人工林面积543万亩,天然林面积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17%;草地面积106.8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